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天下豪商》 > 第465章 地产兴邦 八

《天下豪商》 第465章 地产兴邦 八(2/4)

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要不然他搞毛《共和商约》,搞什么云台学宫,还推什么殿前武士?

    这一切的一切,还不都是为了抗拒少数民族南下的大势?

    蔡京摸着胡须,仿佛很欣赏武好古的模样儿,“老夫早就看出大郎你的为人了……你我都是同道中人,全都是为了国家,为了实现三代之治才出仕的。

    而王荆公和追随王荆公的众人之中,也有许多和你我一样,一心为国为民的君子……只是大家的道是有所不同的。”

    蔡京你不是丰亨豫大吗?怎么也是一心为国为民的君子了?你是伪君子还差不多!

    武好古腹诽了一番,不过还是满脸堆笑着附和蔡京道:“官家其实也是知道学士为人的……想来用不了多久,就该启用学士了。”

    蔡京只是笑了笑,没有接武好古的话题,他今天跑来给武好古通风报信,就不怕得不到回报了。

    武好古虽然是小人,但是为人还是很好的……是个好样的小人!

    “学士,您说的那个和你我不同道的君子是谁?”武好古打听起来了。

    蔡京一笑,“知枢密院事安厚卿是一个。”

    原来是安焘!

    武好古马上想起这个人了,他可是王安石路线的坚定支持者!在宋徽宗任命他做知枢密院事时,曾经召其独对,问及了“绍述”的好坏。当时安焘就极力为熙宁、元丰年间的“官营化”路线辩护,而且还诋毁在官营化问题上退步的章惇、曾布主持的绍圣绍述。

    按照安焘的论调,熙宁、元丰新政的路线是完全正确的,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而章惇、曾布只是在对西夏的作战中取胜,国家并没有真正强大,财政也没有真正宽裕。

    蔡京顿了顿又道:“其实和安焘一样想法的君子还是很有一些的,所谓新党旧党之中,都有这样的人。旧党一边的关洛之学,便有一部分是源出盱江先生的‘富国’、‘强兵’、‘安民’、‘致太平’、‘民言’等论。

    而曾子固、邓温伯都曾游学于盱江书院,王荆公的新政也用了许多盱江先生的办法。便是本官,昔日也对‘富国’、‘强兵’、‘安民’、‘致太平’的办法颇为赞同的。”

    蔡京说的盱江先生名叫李觏,后世知道的人不多,不过在北宋中后期是非常有名的大儒。

    当然了,这位大儒-->>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