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天下豪商》 > 第1366章 不会爱国士大夫

《天下豪商》 第1366章 不会爱国士大夫(4/4)

还要不要了?

    而且人家也不会查不清,那个形学啥的,大周的小学就教了,军中的伍长人人都会的。到时候量一量,算一算,就都清楚了!”

    查田的事儿一是执行力度的问题;二是测量和平面几何。

    对大宋,两者都是问题。对大周,全都不是问题。

    “所有的田契都要换成大周共和国的私田契,按照一亩一斗麦子收取费用。”吴表臣道,“这样就又有十好几万石了!如果不想纳粮,捐举人就是了。

    另外,大周共和国的农家不交钱只纳粮。所以夏钱是不收的,只纳秋粮,纳粮也不多,代州这边贫瘠,平均一亩不到一斗,要交钱亦可,照市价折算便是。

    地方上的开销则用丁口钱维持,凡是吏员都有俸禄可以拿。不过朝廷不会补助地方,即便闹灾也不会豁免秋粮,也不许欠缴的。

    所以地方上必须自建仓储,预备灾年之需。捐纳秀才、举人、发放田契所得的粮食,都要存入仓储,算是地方的财产。所以这一次咱们并代路给大周朝廷的粮食、牲畜、民伕,都是可以折抵今后上缴的钱粮数目的。

    大周是工商之国,地方和朝廷的账目都算得很清楚的,所以咱们并代路也不必担心吃亏。”

    大周共和国是不讲什么仁政的,所以中央不负责给地方救灾,也没什么豁免钱粮积欠的事儿。地方有灾自己摆平!所以就得在没灾的时候积累一点了……至于积累的来源,可以是加派,也可以是捐纳,地方上是有相当自主权限的。

    另外,如果实在摆不平,也不要紧的……大周共和国不怕流民,流民要造反,共和军镇压的手艺非常好,管杀管流放。不造反,则有工商业和殖民地可以吸纳流民——中原要到处莺歌燕舞,谁还飘洋过海去殖民地?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