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75章 太子的人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75章 太子的人设(3/4)

位大才子没有意识到,他这叫背后插刀子,更加不要脸。

    “殿下,所谓胡汉杂居,是要从内地迁移二十万人到大宁都司定居,才能跟纳哈出所部人数相当!足足二十万人啊!背井离乡,到苦寒的塞上之地,殿下可忍心如此吗?”

    黄子澄道:“殿下素以仁慈宽厚待民,故此朝野上下,士林归心。若是殿下也肆无忌惮,迁居百姓,逼着他们远离家乡,于心何忍啊?”

    朱标也犹豫了,的确他很反对朱元璋粗暴地迁移百姓,几次劝阻,奈何父皇根本不听,反而责备他妇人之仁。

    若是他也像父皇一样行事,岂不是自打嘴巴,前后不一,如何让人信服?

    仁慈宽厚,爱民如子,这就是朱标的人设!

    虽然大明朝还没有这个词,但是道理是一样的,朱标动摇了。

    “黄先生,可若是不迁居百姓,又如何掌控大宁都司?”

    “殿下,臣以为人心都是肉长的,纳哈出所部的官吏将领,悉数被安排到了白羊口服苦役,若是能把他们放回去,这帮人必定感恩戴德,称颂殿下仁慈。殿下还可以让颖国公屯兵大宁,震慑宵小。如此恩威并施,刚柔相济,纵然鞑虏有天大的本事,也不敢造反!”

    ……

    距离和太子建议,过去了五天,朱棣信心满满,他的方略会得到支持,可等来等去,朱标那边都没有反应,实在是等不下去,朱棣去找大哥,回来的时候,脸都黑了。

    迁居百姓,牵连太大,故此大宁都司,以归顺蒙古诸部为主,准许他们,划地放牧,为大明之屏障。

    朱棣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移民是一定要做的,若是不改造牧民,至少要移民百万,才能镇得住一个大宁都司。经过柳淳的努力,把人数控制在20万左右,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分明是不想让我立功!”朱棣怒不可遏,攻击北元的战斗给了蓝玉,大宁都司的方略被拒绝了。

    为什么?

    是自己不行,还是自己错了?

    都不是!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己不是太子!

    俩字:没权!

    朱棣第一次认真考虑道衍的建议了……而此刻的柳淳,脸比朱棣还黑。天可怜见,他的方略是真正替大明朝考-->>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