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75章 太子的人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75章 太子的人设(2/4)

?”

    柳淳耸了耸肩,“如果他愿意,我自然奉陪到底,正好让我瞧瞧,这大明的探花郎,有多大的本事!”

    ……

    “黄先生,你以为我四弟和柳淳提出的方略如何?”

    送走了燕王,朱标才向黄子澄询问。

    “殿下,移风易俗,胡汉杂居,这个办法的确有可取之处。”

    朱标道:“我也觉得不错,既然黄先生觉得可行,我就向父皇上书……这一次巡边,除了收回宋国公的兵权,就是筹建大宁都司,父皇还等着呢!”

    朱标起身,向书案走去。

    黄子澄却突然一笑,“殿下稍安勿躁,臣以为,此方略殿下断然不能答应!”

    “哦?这是为何?”朱标不解。

    黄子澄正色道:“殿下,燕王朱棣,在金山立下大功,朝野上下,无不知晓。论起领兵打仗,燕王乃是军中后起之秀,若是治理大宁都司,采用燕王的方略,那他可就是文武双全的贤王了。”

    朱标深吸口气,不悦道:“先生,四弟有本事,我这个当大哥的高兴还来不及呢!”

    “非也!”

    黄子澄连忙道:“殿下仁慈敦厚,人尽皆知。只是这藩王自古以来,就是取乱之道,七国之乱,八王之乱,殷鉴不远!燕王无才,或许还是好事,若是燕王文武齐备,登高一呼……”

    “黄先生!”朱标沉声道:“我相信四弟不会如此。”

    “殿下,陈桥兵变,也非赵匡胤本意。”黄子澄痛心疾首道:“殿下若是真爱护兄弟,就该断了燕王的念想,让他当一个富贵贤王,如此对殿下,对燕王,都是最好的选择!臣之言只是为了成全殿下和燕王的兄弟之情,没有半点别的心思!”

    朱标眉头深锁,这个黄子澄,学问是真好,可时常建议自己削藩,这就让朱标很为难了,都是父皇的儿子,兄弟之间,就不能和平相处吗?

    “黄先生,不管怎么说,四弟的方略还是好的,你让我如何弃之不用?”

    “殿下!”黄子澄微微一笑,胸有成竹……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觉得的。

    刚刚柳淳讲的时候,他早就想好了反驳之词,可黄子澄觉得自己是探花郎,跟一介草民争执,凭空失了身份。

    所以他才一言不发……只是这-->>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