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114章 大牢里个个都是人才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114章 大牢里个个都是人才(3/4)

心,朱棣错判了局势,一旦他张狂起来,那可就要坏事了。哪怕老朱不舍得收拾自己的儿子,像朱棣身边的人,包括柳家父子在内,都会受到牵连。他们可不是老朱的儿子,也没有免死金牌。

    只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朱棣似乎没有任何的嚣张跋扈,相反,还忧心忡忡。

    他亲自到了二门迎接,这可是柳淳从来没享受过的礼遇,欣然到了书房落座。

    “本王焦头烂额,柳长史,你可要替本王分忧啊!”朱棣开门见山。

    长史!

    柳淳这才想起来,原来他还在燕王府领一份俸禄……一会儿叫车过来,把钱粮拉走,面包渣也是面包,不能因为成了土豪,就随便浪费!

    “王爷,圣人将北方三大重镇都交给王爷,可是莫大的信任,王爷应该高兴才是。”

    朱棣苦笑了一声,“事情办得漂亮,自然脸上有光,可若是出了差错……不知道有多少想看本王的笑话哩!”

    柳淳吸了口气,真不愧是未来的永乐帝,脑筋够冷静的!

    不说别人,像晋王,秦王,甚至还有太子手下的那些人,都会把骤然交了好运的朱棣视作敌人。而且经过前一番的波折,朱棣也看清楚了,他在朝廷的根基太浅了,几乎没有替他说话的人。

    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捧着卵子,生怕出了差错,让人揪住小辫子。

    看朱棣忧心忡忡,柳淳反而笑了起来。

    “王爷,其实也没什么可担心的,治理大宁和辽东,关口就是一个字……人!只要有人,什么都好办了!”

    朱棣眼皮上翻,无可奈何道:“本王何尝不知?可辽东和大宁,几乎都是空的,除了蒙古人就是女真生番!本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从内地迁居百姓,又势必惹来言官议论,让本王如何是好?”

    “王爷,要我说不要把眼睛盯在百姓身上……咱们现在要的是人!只要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就成!王爷可以上书,请求陛下,将天下的犯人,贱籍,俘虏……总而言之,是没什么用的害群之马,全都发配大宁和辽东,至少能得到几十万人啊!”

    朱棣一听,脸都绿了,“柳长史,你疯了!把这些人都弄到辽东和大宁,这两处岂不是成了人间地狱?再说了,他们能干什么?”

    “哈哈哈……王爷未免太小瞧人了,大牢里个个都是人才,-->>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