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114章 大牢里个个都是人才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114章 大牢里个个都是人才(2/4)

r>
    哪里错了?

    燕王府的三卫最多能达到五万七千人,兼领两处,等于增加了十多万大军,手握如此雄厚的兵权,难道不是为了提携王爷?

    朱能觉得他有点理解不了这些聪明人的脑袋。

    柳淳原本是不想费吐沫的,可万一朱能这家伙口无遮拦,惹祸了可就不好了。

    “陛下将北方的兵权交给王爷,应该是为了削弱以蓝玉等人为首的宿将……毕竟捕鱼儿海的胜利太大了,陛下又起了疑心!”

    在柳淳的提点之下,蓝玉赢得了空前大胜,而且他也学乖了,回去之后,并没有嚣张跋扈,更没有管老朱要什么太师官职。

    相反,蓝玉变得谦恭和善,天天躲在家里著书,还把朱标的几个儿子叫去,教他们兵法武艺。

    老朱看在眼里,放了一半的心。

    他加封蓝玉为梁国公,并且加少保太子太保,负责教导皇孙。在原本的历史上,蓝玉是被封为凉国公的。同音不同字,其中的差别,却是非常明显。

    当然,以朱元璋的个性,并不会完全放心。

    他想提携朱棣,用宗室的力量,去平衡宿将……至于朱棣会不会做大,老朱根本不在乎……只要他这个当爹的还有一口气,随便一道旨意,就能把大宁和辽东封给别的儿子。

    朱棣这个四哥,只是替兄弟们暂时看管而已。

    一句话,丫鬟抱孩子,人家的!

    当然,这是朱元璋的想法,当爹的,总愿意把事情想得更美好一些,尤其是关系到自己的孩子。

    老朱对待群臣是严苛无情的,但是对儿子们,却是谆谆教导,哪怕有错,也是尽量包容,绝对是个好父亲。

    柳淳几乎敢确定,朱棣一定会在大宁和辽东,安插自己的亲信……在历史上,宁王就藩很晚,在他就藩之前,朱棣已经多次出征,立了不少战功。

    到了靖难之役,朱棣单人独骑,跑去大宁一趟,就把朵颜三卫借出来……固然可以当成传奇来讲,但似乎根子早就埋下了。

    柳淳其实很满意这么安排,他也可以从容布局,积累力量,等到时候,帮朱老四一把,换个靖难功臣当当。当然了,如果朱棣总给他脸子看,小爷没准就站在建文帝那边,插你朱老四一刀!

    柳淳是一肚子想法,他只是担-->>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