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铁血战将》 > 第1017章 提前精兵简政(第一更!)

《抗日之铁血战将》 第1017章 提前精兵简政(第一更!)(2/3)

长这个解释,但很快另一个疑问又出现在脑子里,马上问道。

    “团长,既然我们有准备,提前囤积了那么多粮食,就算旱灾来了也不怕。四千人是训练,七千人也是训练,为什么不把部队直接恢复到七千人。”

    “你想的太简单了!”李浩解释道。

    “别看我们囤积了那么多粮食,但对整个根据地来说,那只是杯水车薪。”

    “根据地太大了,乡亲们全部加起来有五六十万人,哪怕只给大家保命粮,一天也要用掉二三十万斤。”

    “如果旱灾继续持续下去,那些粮食最多撑三个月就会吃光。”

    “七千人和七千人中间差了三千,但你不要小看这三千人。”

    “他们都是全脱产部队,为了保证战斗力,有体力进行训练,必须要吃饱,穿暖。”

    “养活这样一个战士每天消耗的粮食如果用煮粥来赈济老百姓,至少可以让十个人活命。”

    “所以主力部队必须压缩到四千人,省下更多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说到这儿,李浩又想到了什么。

    眉头拧了一下,继续命令道:“不仅主力部队要压缩,地方干部也要减掉至少三分之一。”

    “还有我们庞大的后勤机关,都要精简,多出来的干部战士全部进山开垦荒地,种植耐旱的红薯,保证自己能做到自给自足,不给部队和根据地老百姓增加负担。”

    “对,就这么办!”

    “这一次反扫荡,地方部队和地方干部也损失不小,我们就不招新的干部了。”

    “县与县,区与区,镇与镇之间互相借调。同一个岗位,能一个人做的事绝不安排两个人。”

    “把多余的干部全部精简下来,要么加入部队,要么复员成为老百姓,减轻根据地压力。”

    “我计算了一下,整个根据地都按照规定精简干部的话,根据地至少能减掉两千个全脱产干部。”

    “把养活他们的粮食赈济老百姓,至少可以让一万人活命。”

    李浩的命令虽然有道理,但在洪林峰看来,太牵强了。

    团长怎么就这么肯定春耕前不会下雨?他怎么知道大干旱还要持续下去,最后演变成大旱灾?

    但有一句话参谋长觉得是正-->>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