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307 三光政策(1/4)
苗魁不是故意要和驸马作对,他只是太过传统,不太相信驸马这套奇怪的战术思想可以奏效,更不愿意看着士卒们跟着一位养尊处优、胡思乱想的皇亲国戚白白送了性命。
但自打马尾城大捷之后他就不再冷眼旁观了,在一致对外的问题上苗魁还是很有古人风范的,谁能多杀敌人谁就是有本事,不仅口服而且心服。
洪涛确实在备战,马尾城就是他走出祁连山脉的最后一座堡垒。有了这座堡垒进可以威胁西夏重镇济桑,退可以固守边境,很是便利。
这有点像辽国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之后随时可以南下威胁北宋腹地的意思。而北宋由于无险可守,不得不在河北东西两路和河东路派驻重兵,寨堡城廓云集。被动防御很耗费人力和物力,大宋玩得起,西夏不见得玩得起。
只待春天一到、山谷里的积雪消融,马尾城的宋军就可以任意选择一条山谷北出。西边是仁多泉城、东北方是济桑城、正面是西夏重镇西凉府,直线距离都在一百五十里之内。
以箱车的行进速度一两天就可抵达,按照这个年代的信息传递速度,西夏人的马再快,大批成建制的援兵也不会在一旬之内抵达。不管是攻城还是劫掠,留给自己的时间都很充裕。
夏人唯一的防御方式就是在边境附近驻扎重兵,像宋军一样把篱笆扎紧。可是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宋人有区别,平时是以部落为单位分散在各处,只有战时才会集中。
常备军数量不太多,他们也养不起这么多常备军。每多一支常备军,就会影响夏人的生产生活质量,同时加重当地的负担。
其实西夏人已经开始尝到被动防御的滋味了,蒋二郎训练新兵的方法很直接也很残酷,除了常备技能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实战。
既然帅司大人给了随时北进的权利,他一天也没浪费,12月初就带着一半特种部队装扮成三支吐蕃驼队,相隔不到十里从两个山口钻出了绵延的祁连山脉,向着一望无际的凉州平原走去。
他们不是去攻城的,而是要在仁多泉城以东寻找夏人部落。每到冬季,牧人们就会找一个有水的地方过冬,靠秋天收割的牧草养活牲畜。
牧草多就多留牛羊,牧草不够就少留,不管天气如何变化这一冬都无法更换营地,有什么问题只能等开春之后再解决。
蒋二郎就是去寻找这些牧人部落的,碰上小部落直接-->>
但自打马尾城大捷之后他就不再冷眼旁观了,在一致对外的问题上苗魁还是很有古人风范的,谁能多杀敌人谁就是有本事,不仅口服而且心服。
洪涛确实在备战,马尾城就是他走出祁连山脉的最后一座堡垒。有了这座堡垒进可以威胁西夏重镇济桑,退可以固守边境,很是便利。
这有点像辽国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之后随时可以南下威胁北宋腹地的意思。而北宋由于无险可守,不得不在河北东西两路和河东路派驻重兵,寨堡城廓云集。被动防御很耗费人力和物力,大宋玩得起,西夏不见得玩得起。
只待春天一到、山谷里的积雪消融,马尾城的宋军就可以任意选择一条山谷北出。西边是仁多泉城、东北方是济桑城、正面是西夏重镇西凉府,直线距离都在一百五十里之内。
以箱车的行进速度一两天就可抵达,按照这个年代的信息传递速度,西夏人的马再快,大批成建制的援兵也不会在一旬之内抵达。不管是攻城还是劫掠,留给自己的时间都很充裕。
夏人唯一的防御方式就是在边境附近驻扎重兵,像宋军一样把篱笆扎紧。可是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宋人有区别,平时是以部落为单位分散在各处,只有战时才会集中。
常备军数量不太多,他们也养不起这么多常备军。每多一支常备军,就会影响夏人的生产生活质量,同时加重当地的负担。
其实西夏人已经开始尝到被动防御的滋味了,蒋二郎训练新兵的方法很直接也很残酷,除了常备技能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实战。
既然帅司大人给了随时北进的权利,他一天也没浪费,12月初就带着一半特种部队装扮成三支吐蕃驼队,相隔不到十里从两个山口钻出了绵延的祁连山脉,向着一望无际的凉州平原走去。
他们不是去攻城的,而是要在仁多泉城以东寻找夏人部落。每到冬季,牧人们就会找一个有水的地方过冬,靠秋天收割的牧草养活牲畜。
牧草多就多留牛羊,牧草不够就少留,不管天气如何变化这一冬都无法更换营地,有什么问题只能等开春之后再解决。
蒋二郎就是去寻找这些牧人部落的,碰上小部落直接-->>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