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龙骑》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徐州之战(93)(4/5)
今人口因为大战过后的原因缺口大,还没有饱和,如果饱和了,刘澜又要该愁其他方面的事情了。
但就现在来说,人口,更多的自耕农才是关键,他终于能够体会一把古代帝王为何那么重视自耕农的原因了,因为只有从他们身上,才能得到支持整个王朝的钱粮。
尤其是粮草供应的问题,眼瞅着就要到秋天了,青州的粮食白白送给了袁绍,一下子他的粮草收入就减少了一大半,再加上还要支援辽东,剩下来坚持战事,这一仗越往后拖,可以说对他的情况越不妙,甚至还会变糟。
本来这些年常年征战,府库就快见底,再加上前年的蝗灾,徐州的家底是越来越少,如果能给他几年时间缓一缓,这样的困境会渡过,可是算上现在的三场徐州大战,却把他耗的干干净净,现在别说存粮了,就差砸锅卖铁了。
当然,这话虽然有些夸张成分,但是情况是真的不太妙,虽然迁徙了很多百姓南下秣陵,可想在今年就补齐亏空,哪有那么容易啊,这土地是有成熟期的,不可能刚开垦出来,就能获得大丰收,没个三五年,想都不要想。
这样的困境也促使着刘澜想要尽快结束徐州之战,但有些事情不是他想就能如何,就好像曹操,人家根本就不在乎你大兵压境,就待在丰县,你说他是改不改派兵进攻?只要一进攻,袁绍那里肯定出兵,想都不用想,他可有百分百确定,袁绍现在就等着这个机会呢。
道理很简单,袁绍如果自己来,那么他是犯含糊的,因为这样一场大战,他的胜算能有多大,五成还是六成?就算是六成,这一仗他都不敢冒险,可是如果他们与曹操开战,不管是胜负还是僵持,再出兵,那么最少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两成百把,这个时候再来,取胜那还不简单?
袁绍的算盘打的很响,而且,他故意袁绍绝不会敢在秋收之后出兵,而会在秋收前,到那个时候,甚至连粮草都省了,直接以战养战,之前担心后勤保障,现在不必了,徐州麦田里的粮食就是他们的军资。
以战养战这种情况太普遍了,几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就是所有将领最乐意用的方式,不仅仅能够解决资金的粮食问题,更关键的一点是可要削弱你的对手,试想,本来是徐州军的粮食结果成了他们的军资,那么徐州军就得从屯粮点调拨粮食,甚至是从后方押运,这就给了他们击败刘澜的机会。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提前抢收-->>
但就现在来说,人口,更多的自耕农才是关键,他终于能够体会一把古代帝王为何那么重视自耕农的原因了,因为只有从他们身上,才能得到支持整个王朝的钱粮。
尤其是粮草供应的问题,眼瞅着就要到秋天了,青州的粮食白白送给了袁绍,一下子他的粮草收入就减少了一大半,再加上还要支援辽东,剩下来坚持战事,这一仗越往后拖,可以说对他的情况越不妙,甚至还会变糟。
本来这些年常年征战,府库就快见底,再加上前年的蝗灾,徐州的家底是越来越少,如果能给他几年时间缓一缓,这样的困境会渡过,可是算上现在的三场徐州大战,却把他耗的干干净净,现在别说存粮了,就差砸锅卖铁了。
当然,这话虽然有些夸张成分,但是情况是真的不太妙,虽然迁徙了很多百姓南下秣陵,可想在今年就补齐亏空,哪有那么容易啊,这土地是有成熟期的,不可能刚开垦出来,就能获得大丰收,没个三五年,想都不要想。
这样的困境也促使着刘澜想要尽快结束徐州之战,但有些事情不是他想就能如何,就好像曹操,人家根本就不在乎你大兵压境,就待在丰县,你说他是改不改派兵进攻?只要一进攻,袁绍那里肯定出兵,想都不用想,他可有百分百确定,袁绍现在就等着这个机会呢。
道理很简单,袁绍如果自己来,那么他是犯含糊的,因为这样一场大战,他的胜算能有多大,五成还是六成?就算是六成,这一仗他都不敢冒险,可是如果他们与曹操开战,不管是胜负还是僵持,再出兵,那么最少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两成百把,这个时候再来,取胜那还不简单?
袁绍的算盘打的很响,而且,他故意袁绍绝不会敢在秋收之后出兵,而会在秋收前,到那个时候,甚至连粮草都省了,直接以战养战,之前担心后勤保障,现在不必了,徐州麦田里的粮食就是他们的军资。
以战养战这种情况太普遍了,几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就是所有将领最乐意用的方式,不仅仅能够解决资金的粮食问题,更关键的一点是可要削弱你的对手,试想,本来是徐州军的粮食结果成了他们的军资,那么徐州军就得从屯粮点调拨粮食,甚至是从后方押运,这就给了他们击败刘澜的机会。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提前抢收-->>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