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龙骑》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袁术(2)(4/5)
的一番话,原本一边倒的局势彻底发生了逆转,尤其是在最关键的一刻,袁术的从弟袁胤步出阶,对袁术施一礼道:“启禀主公,袁耀和阎主簿说得确实有道理,不管孙策,虽能解一时之恨,但对主公影响实在太大,所以卑职以为,主公就算要解心头之恨,也完全可以将孙策带至寿春,孙策拒绝主公征调之令,完全是因为帐下私兵,方才有此底气,一旦将其带至寿春,收其私兵,那时孙策必为鱼肉,焉能不听主公调度?如此一来主公在世上面前表现出了应有的大度,而孙策又完全在主公掌控之下,到时是用他还是闲置他,全在您个人喜好,何乐不为?”
提议之后就一直没有再说哈的袁耀终于再次开口,道:“父亲,叔父所言不差,因一个孙策,父亲完全没有必要背上这一名声,反而可以用实际行动,让孙策明白,您始终是拿他当晚辈来看,不管他做出什么样违逆之事来,您都能够宽容他,这般一来,孙策感念父亲之恩德,自然不会再有任何他想,全心全力为父亲效力!”
风口转变,甚至连杨弘都改了口,立即接口道:“主公,卑职也赞成公子的意见。”
袁术根本就没去瞧那些如同雕塑一样在座位上始终未曾挪动过一步的谋士,这些人向来如此,只知道符合,从没有提过什么实质性的建议,而往往是这些站在阶前之人,决定了淮南最终的走向,本来他还想看看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比如杨弘,是不是还有其他想法,结果此刻连杨弘也同意了儿子的提议,居然没有一人提出反对意见,那他自然没有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点了点头道:“既然大军都赞成,那就这么决定了,如果刘澜胆敢进攻孙策,便即调遣大军支援孙策,帮助他守柴桑,另外濡须水的事情还按照之前的提议,只要刘澜出兵,立即抽调部队,攻打张颌。”
可这样一来,又有一个问题出来了,由谁来指挥部队援救孙策又由谁来统帅部队去攻打濡须坞的张颌所部?
其实人选无须考虑,几乎是同一时刻,所有人的眼睛都向纪灵和张勋二人看去,他们都明白率军出征肯定是这二人了,可到底主公会如何调遣这二人呢,是谁去柴桑又会是谁去濡须水呢?
这个是关键,谁去柴桑就说明主公更信任谁,毕竟与刘澜主力交战才是真正的考验,而与张颌交锋,就显得不足为道了,或者说,这两人一同去柴桑,而再遣别将前往濡须水,可这样一来,会不会在发生两将夺权的事情?到时候在指挥上又要出现问题。
-->>
提议之后就一直没有再说哈的袁耀终于再次开口,道:“父亲,叔父所言不差,因一个孙策,父亲完全没有必要背上这一名声,反而可以用实际行动,让孙策明白,您始终是拿他当晚辈来看,不管他做出什么样违逆之事来,您都能够宽容他,这般一来,孙策感念父亲之恩德,自然不会再有任何他想,全心全力为父亲效力!”
风口转变,甚至连杨弘都改了口,立即接口道:“主公,卑职也赞成公子的意见。”
袁术根本就没去瞧那些如同雕塑一样在座位上始终未曾挪动过一步的谋士,这些人向来如此,只知道符合,从没有提过什么实质性的建议,而往往是这些站在阶前之人,决定了淮南最终的走向,本来他还想看看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比如杨弘,是不是还有其他想法,结果此刻连杨弘也同意了儿子的提议,居然没有一人提出反对意见,那他自然没有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点了点头道:“既然大军都赞成,那就这么决定了,如果刘澜胆敢进攻孙策,便即调遣大军支援孙策,帮助他守柴桑,另外濡须水的事情还按照之前的提议,只要刘澜出兵,立即抽调部队,攻打张颌。”
可这样一来,又有一个问题出来了,由谁来指挥部队援救孙策又由谁来统帅部队去攻打濡须坞的张颌所部?
其实人选无须考虑,几乎是同一时刻,所有人的眼睛都向纪灵和张勋二人看去,他们都明白率军出征肯定是这二人了,可到底主公会如何调遣这二人呢,是谁去柴桑又会是谁去濡须水呢?
这个是关键,谁去柴桑就说明主公更信任谁,毕竟与刘澜主力交战才是真正的考验,而与张颌交锋,就显得不足为道了,或者说,这两人一同去柴桑,而再遣别将前往濡须水,可这样一来,会不会在发生两将夺权的事情?到时候在指挥上又要出现问题。
-->>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