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狼烟晚明》 > 一百四十二章 宣慰司

《狼烟晚明》 一百四十二章 宣慰司(2/4)

。但为了显示自己出身高贵的华夏,硬认了唐朝领军击败南诏入侵者的武略将军杨端为祖。反正这一带他最大,他又是给自己认的祖宗,没强迫别人认,也没人敢说啥。七八百年近三十代人,播州杨家一直是当地的实际控制者。

    客观地说,杨应龙真没啥真正的反意,要说他立志推翻老朱家自己坐龙庭,那纯粹是扯淡,充其量,做个逍遥自在的土皇帝是他的终极梦想,仅此而已。万历年间,他还从深山里弄了几十棵千年老树,千辛万苦送到京师,被万历赐了大红飞鱼服,还获得了都指挥使的荣誉加衔。

    明朝对待西南少数民族同胞的办法跟以前几个朝代差不多:行省一级设立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地方上则倚靠土官,比如宣慰使、宣抚使、土知府、土知县、土判官等等。土官们都是世袭,可以不接受朝廷的迁调,但其合法性则要由中央政府背书:赐给你印信和任命书,这才算数。土官也要承认自己接受中央政府管理,负责保卫边疆、缴纳赋税(地贫人少,象征性交一点)、进贡土特产(这个更重要,显示自己的态度嘛)、维持地方治安等等。在保证中央集权的前提下,土司们有很大的自治权。

    各个大小土司都有自己的武装,彼此之间为了争地盘、争水源、争媳妇,或者干脆就是看你不顺眼,总是打来打去。对此,朝廷则是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装聋作哑:反正死的都是你们这帮蛮夷,死绝了我还省心了呢。而地方官们,更时不时有意无意地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没有矛盾也要制造矛盾——大小相制才是管理的精髓。

    这杨应龙也是倒霉催的,听说京师的大皇帝身边都是太监伺候,简直太高大上了!您想,为了自命华夏的高贵身份连祖宗都敢硬认,还有啥不敢做的?于是效仿“文明”世界,自己也要弄一帮太监出来!这下可捅了大篓子:太监只能圣天子和王爷们用,你一个黑不溜秋猴子样的土鳖也配?这叫僭越,大不敬!嗯,罪名还是有点轻,不够震撼——那就再往前推演一步:你这厮分明是要谋反啊!

    这下事儿大了。

    事儿大归大,也不是无法收拾:无外乎剿抚两策。

    抚最简单,臭骂一通:“放着好日子不过你特么作死啊?自己撒泡尿照照你长那德行,你也配玩这个?信不信来十万大军把你家祖坟都刨了!滚,回去凑罚款,写个一万字的检讨书!”

    剿呢,也不难。因为没费什么力气,地方官一声-->>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