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长宁帝军》 > 第七十六章 故事

《长宁帝军》 第七十六章 故事(1/4)

    第二天夜里黑眼就被流云会的人接走,却没说去了什么地方。
    吃过饭,几个男人搬了小竹凳坐在那躺椅旁边听沈先生说故事,沈先生的故事总是比什么说书先生讲的好多了,说书先生最好的素材莫过于杜撰江湖,可沈先生曾经有一阵子身处于江湖与朝堂之间,也无需去杜撰。
    沈先生走过的不仅仅是江湖路,还有朝堂梦。
    于是只要他随随便便改几个故事里的名字,就是一场恢弘大戏。
    茶爷坐在自己闺房里,可是窗子开着,一只手拄着下巴侧耳倾听,不时嘴角带笑,厨房门口那棵松树上的枕头又绑了回去,虽然沈冷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撞过树了。
    听完了一个故事大家都觉得不过瘾,恰好上一个故事里提到了南越国那个如今在京城八部巷里做伙夫的大将军呼兰盛夏,于是沈冷就问了一些关于南越国的事。
    沈先生教沈冷兵法的时候曾经不止一次以宁军灭南越的经典战例做教材,那一次表面上看起来是大宁战兵沸汤泼雪一样将南越灭了,可实际上有几战足以在史书上留下很重的笔墨。
    而这几战,都离不开那个叫呼兰盛夏的伙夫。
    如今长安城八部巷那个小院子里住着南越亡国皇帝杨玉,还有当初南越的国师阮柯以那位大将军。
    杨玉每天要抄写一部《道经》,字数虽然不多,可年复一年下来终究会心烦,烦也没办法,这是大宁皇帝的命令,有一日不写,死。
    抄写的《道经》会送到长安城里的官学,谁也不能确定分发到哪个孩子手里的书册就是一位亡国皇帝亲手写的。
    之所以官学里必须要有道经一书,是因为道经开篇第一句话非常有意思。
    且不说完整的第一句话,只说其中四个字就够了......皇权天授。
    所以一位亡国皇帝手书道经送进官学里成为孩子们的课本,这本身难道不具备很强的讽刺意味吗?怕是只有下了命令的那位大宁皇帝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哪怕他是陆地最强的宁国皇帝,也要日日警醒不敢放松懈怠。
    国师阮柯负责打扫院子以及整理杨玉的手稿,呼兰盛夏是车夫兼伙夫,小院子里这三人苟延残喘,只是因为大宁皇帝陛下觉得这三个人没必要非得死。
    杨玉文章做得好,哪怕以他现在的心境,也能写出花团锦簇的妙笔来。
    阮柯年纪不小了,杨玉的爹做皇帝的时候他就是国师,真才实学肯定有。
    至于呼兰盛夏,时不时还会-->>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