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天下豪商》 > 第932章 好大一盘棋 上

《天下豪商》 第932章 好大一盘棋 上(3/4)

的具体做法是将辟雍学宫变成以理学为体,以实学为用的,培养实干人才的半新式学宫。同时,再将科举考试变成向辟雍学宫输送生员的入学考试。

    这样全天下的寒门学子,不仅可以保住他们的通天之梯,而且还可以学会经世致用之学,将来成为朝廷真正的栋梁。

    想到这里,苏辙就拿起一份摆在案几上的奏章,展开在了手中。

    “国子监祭酒兼辟雍学宫大司成陶子礼上了一道改革学宫的上疏,不知诸位可曾读过?”

    陶节夫当然是根据苏辙的意思才上了这道奏章的。奏章中的大意就是要再次改革辟雍学宫!

    改革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招生办法改革,从原来的地方推荐和地方官学推荐改为考试入学。

    另外一个改革重点则是学宫课程的改革,从原来的允文允武(其实已经不再执行),改为以儒学(理学)为本,以经世致用之学为用。所谓的经世致用之学,则包括军学、算学、农学、水利、理财、律法等等。

    而那种不大实用的学问,比如《实证论》、《理性论》、《格物学》、《生物学》等等,还有算学、军学中过于“高深”或过于“简单”(武艺)的学问,都不会传授。

    这样一来,辟雍学宫的课程就比较简化,所需要的学习时间也会从原先的四年(包括一年预科)缩短到两年。而且也有利于上了年纪的进士掌握这些经世致用之学。

    陶节夫的奏章,在座的宰执自然都已经拜读了。实际上苏辙并不是背着他们在搞改革,而是同他们充分交换了意见。

    这一次的科举和辟雍学宫的改革,可不是苏辙一个人的事儿,而是为了捍卫天下读书人的利益和天下的稳定!

    张商英略作思忖,便开口表态道:“陶子礼的建议很好,是为了天下的长治久安所虑。只是没有进入辟雍学宫的名额,各地的贤士大夫还会协助朝廷征召府兵吗?”

    苏辙道:“不是还有乡学、县学和州府之学吗?”他拈着胡须,“府兵应当立足于乡约、乡学,不可以用官换兵。这样搞法和卖官鬻爵又有什么不同?”

    知枢密院事蒋之奇道:“可以用县学、州府学的名额去换府兵,实在不行就给几个免解试的名额。还可以用免解试鼓励乡约、乡学。凡是订立乡约,开设乡学的乡村,主持的士绅都可以得到一次免解的待遇。”

    免-->>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