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天下豪商》 > 第915章 天理为体,实学为用

《天下豪商》 第915章 天理为体,实学为用(3/4)

笑:“总是不能静心啊!即便人躺下了,心里面还装着学问上的纷争,如何能调养?”

    苏辙捋着大胡子:“真是难为叔正了……那武好古开办了云台学宫,云台学宫的弟子门人现在又进入了青城学宫、格致学宫、三大军学院……唉,真是越来越壮大了!”

    程颐现在是小门小派,手底下没几号人。而武好古这边徒众无数!如果要细细数一下,从云台学宫、骑士学院等处出身的人才,2000个都不止了。而且还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培养新人,其中当然不乏俊杰之士。大家伙儿一块儿上,程颐怎么能招架?

    “如果老师也能有一所学宫就好了!”侯仲良深以为然地说。

    “学宫好办!”苏辙道,“现成就有一所。”

    “相公指的是……”

    “辟雍学宫!”苏辙道,“只是辟雍学宫应该教什么呢?”

    苏辙并不想向商人募集资金开办自己的学宫,但是他也不会完全放弃教育阵地。所以进一步改革太学,就成了他的不二之法了。

    辟雍学宫在苏东坡执政的时代,其实也是云台一系的地盘,还培养出了一届生员。

    但是在苏东坡、黄庭坚相继去世后,蔡京和蔡卞两兄弟就把辟雍学宫大改了一番,把云台系的老师都辇跑了,又找了一批老儒去授课。他们自然教不了实学派的课程,结果就只能改回原本的儒家经义。

    后来蔡京、蔡卞虽然下台了,可是苏辙和张商英也没把云台系的老师再请回来。

    所以辟雍学宫就从一所实证学派的“大学”变回了儒家太学。里面的不少生员,还因此转学去了青城学宫和格致学宫——那些已经念完了预科和外舍、内舍的生员,在青城、格致学宫看来,也是难得的财富啊!只要再教上一年就能成才,并且转为自家的老师了。

    不过苏辙和张商英也知道不能让辟雍学宫变成一座“废柴学院”,要不然将来的天下就是实学派的了。

    这也是程颐被请来开封府的原因!在苏辙的设想中,辟雍学宫应该成为一个考试晋升体系的最高峰,下面应该是地方府学和更低一级的乡(县)学。读书人通过考试,就能一级级的从乡(县)学晋升到辟雍学宫,最后成为朝廷的官员。

    “天理为体,实学为用!”程颐摸着自己的胡子,“辟雍学宫应该以此为宗旨培养人才!”

 -->>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