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天下豪商》 > 第880章 武大郎,都军机 一

《天下豪商》 第880章 武大郎,都军机 一(2/4)

熟悉的,具体的人选臣提不出来。不过臣想着,自己这些日子行事多有荒谬偏颇,应该没少被御史弹劾吧?”

    “哈哈,也还好吧。”赵佶大声笑着。武好古身上背的弹章怎么都有好几石重了,不仅御史弹劾他,还有不少官员也上了弹章参他。如果换个官家,武好古的性命多半都不保了。

    “所以臣就想,不如让弹劾臣最多的那名御史去当模范新军的监军御史吧。”

    赵佶一愣,看着武好古,“大郎,你倒是心大啊,就不怕这个监军御史把模范新军搞砸了?”

    武好古笑道:“他如果搞砸了陛下的新军,陛下自然会罚他,然后再派别的更加称职的监军御史上任。如果他好好干,他就会理解臣这些年的所为了。”

    赵佶点点头,“好吧,就让这个弹劾你最多的御史去监模范新军。”

    他顿了顿,眉头已经皱了起来:“大郎,朕知道你想当这个知枢密院事是一心为公。不过你毕竟是个武官,而且年纪又轻,还不到30岁,朝中的老臣们一定会千方百计阻扰。”

    武好古笑道:“臣可以先回界河去等着。”

    赵佶明白武好古的意思,练兵和枢密院改革都不是小事儿,蔡京贵为宰相都没有成功。如果武好古没有一定的权位,事情根本不会成功。

    可是两府的文官大员可没那么好说话,特别是左相苏辙很可能会动用门下省的封驳权进行阻挡……就算免了苏辙的相位,恐怕还会有别的文官宰执重臣挺身而出。

    有权封驳王命的大臣可不是一个两个,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和给事中可以封还词头,门下省的通进银台司也可以进行封驳。宰执大臣也可以用二府聚议的方式拿出宰辅一致的反对意见。

    这事儿,想想都让人头疼啊。

    ……

    宋代历来就有“百官集议”制度,不过这样的集议人数众多,七嘴八舌的也商量不出什么。真正在宋代中枢议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其实是宰辅之间的小规模集体聚议。

    宰辅聚议分成两种,一是东西两府分别聚议,这是每日不间断举行的;二是两府合并聚议,一般是一月一聚,在东府的都堂议事。

    今天又到了两府例行合议的日子,主持聚议的则是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苏辙。

    崇政殿问对之后,宰辅们就齐聚东府,共议如-->>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