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天下豪商》 > 第689章 大军事家

《天下豪商》 第689章 大军事家(2/4)

步长,宽约15步,高度只有一丈出头,城头上也没有垛口、城楼啥的,其实就是一堵光溜溜的夯土墙。

    几个从军器监火药作、火器作调来的拥有军籍的匠人,正满头大汗的将一包包刚刚调配好的火药,运进一个地穴。

    周围的看客们议论纷纷。

    “这法子倒是新鲜,挖个地洞把火药运到城墙地下再点燃了……”

    “能有用吗?那可是城墙啊!靠火药能崩塌了?”

    “悬,我看悬!”

    “悬也得试试看啊,这叫实践验证!”

    “呵呵,《实证论》还能用来打仗。”

    “可不是嘛!我老师的《实证论》哪儿都能用!”

    武好古背着手也在打量着前面的城墙,人们的议论,都没有入耳。虽然他知道“穴地攻城”的办法,可是到底用多少斤火药才能崩塌一堵城墙,他心里面也没底。所以就让人一次使用了1000斤由硝粉、硫磺粉、炭粉按照15:2:3的比例调配而成的——这个配方来自武好古的后世记忆,不过和火药作匠人们提供的配方差距也不是很大。

    军器监火药作的标准配方有三种,分别用于制造爆燃、燃烧和放毒为目的的“火药”。其中爆燃用途的火药配方是硝40两、磺21两、炭18.2两。

    差不多就是硝占50%的样子,比武好古提供的配方少了约三分之一。所以爆炸的效果不佳,不过大方向并没有出错。如果用《实证论》中提供的科学方法进行实验,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找出正确的配方。

    不过颗粒化的黑火药并没有出现,而且硝和硫磺的纯度都不是很理想。另外,炸弹外壳制造和管状火器的身管制造技术还非常原始。所以想要制造出能在野战中大显神威的火器还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用火药进行坑道爆破炸塌城墙在技术上应该是成熟的!

    这可是武好古的一根可以扭转宋夏战争进程的金手指啊!只是这个办法并不难,对于同样可以生产出火药的辽国和西夏而言,是完全可以模仿的……

    火药作过来的一名年轻匠人,名叫陈剑的小伙子跑到武好古跟前:“宣赞,可以开始了么?”

    武好古瞧了眼前的小伙子一眼,倒是剑眉星目,颇是英挺。只是不知道搞爆破的手艺怎么样了?

    “开始吧!”武-->>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