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天下豪商》 > 第452章 殿前武士 三

《天下豪商》 第452章 殿前武士 三(3/4)

立于不败,然后再求胜的。

    嵇仲,你能觉着他们的办法好,说明你是真通了兵事,将来可以做个阃帅了。”

    “相公,”张叔夜说,“朝廷若真要北伐,下官还是转武资去带兵吧。”

    宋朝文官只能做阃帅,也就是一路安抚使、制置使什么的,基本上不临阵用兵,是躲在后方城池里面画阵图、掌大局的。

    可是现在不是能用电报电话及时了解前线情况的20世纪,而是通讯基本靠马的11世纪,主帅不临阵就很难有效指挥大军。

    而且,北宋的文官也不能直接去练兵,只能指挥武将去练兵。而且武将也不能说练个十万大军什么的,一个武将直接控制的军队就是一“将”,五千到一万人而已。

    另外,北宋的一路阃帅之下,通常还会设一个马步军都总管,不过一路都总管并不直接管辖“将”,也不许“兼将”,也不统辖州府的兵马钤辖,只是在战时拥有指挥权。

    所以张叔夜要转武资,就只能先当一将之主(正将),自己调教出一万精锐,然后再做一路兵马都总管。

    “你有这个想法倒也不错。”曾布点了点头,看着张叔夜,“嵇仲,若是兵学司保不住,你是不是马上就转武资?老夫倒是可以安排你去河北做个将主,也能给你五十个兵学司的生员。”

    才给五十个?还有四百多个怎么办?

    张叔夜有些犹豫,“相公,若只有一将精锐,将来也不能成事啊!而且如今兵学司中的生员之学了一年,还有两年的学业没有完成啊。”

    曾布沉吟着,“老夫和你直说吧,兵学司要想不伤筋动骨保下来是不可能的……为今之计,只能想办法把兵学司并入国子监武学了。”

    国子监武学倒是一个文官可以掌握的“军校”,不过并不教军阵上的本事,而是个“武进士考试补习班”,和太学的性质一样。

    之前章惇一度就想通过改革武学,最后觉得很难下手,才转而搞了直属枢密院的兵学司。

    现在兵学司争议太大,曾布又想把它转回武学了。

    “嵇仲,”曾布说,“你是想当武学博士,还是想去带一将之兵?”

    张叔夜想了想问:“相公,若下官去了武学,那兵学司的500人……”

    “都派去河北禁军!”曾布说,“练新军怕是-->>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