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天下豪商》 > 第248章 自由市 下

《天下豪商》 第248章 自由市 下(3/4)

特殊化的城市,也只有用对辽“统战”的名义才有可能说服宋徽宗支持。

    除了吸引人才和资本之外,武好古还想将这个靠近燕云的自由市变成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实际上,析津府并不是一个商业中心的理想之地。

    首先析津府并不靠海,来自东京道和中京道的大宗商品,如果不想千里迢迢陆运,就必须通过海运加内河运输的方式送到析津府城。

    可是内河运输的船只和海运船只是不完全一样的,用海船走内河,特别是走桑干河这样通航能力并不强的内河是很不方便的。只能把海船造得比较小,这样抗风浪的能力又不足。

    其次,析津府的工商业环境糟糕到极点,城市本身也不是作为商业中心布局建设的,它就是一座军事堡垒。城内被分割出二十六个坊,交通很不方便。

    在武好古看来,如果能有一个商业城市出现在界河边上,大约就是后世天津附近的地方,一定可以抢了析津府的生意……

    同时,这座自由城市在未来也可以作为宣和北伐的一个大据点!

    历史上的宣和北伐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后勤保障糟糕透顶。如果能有一个“天津自由市”存在,能有大量的海商、海船依托“天津市”展开贸易,几十万石的军粮输送应该就不是问题了。

    而一旦金兵南下,依托界河,背靠大海的“天津市”,又可以作为抵抗金兵的据点存在!

    虽然“天津市”一开始并不能作为城池来建设。但大辽实际上也不是一夜崩溃的。历史上护步达岗战役发生在公元1115年,而金兵南下则是1126年,中间可有11年时间能用来增筑天津城呢!只要舍得花钱,11年时间什么城筑不起来?

    而沿着界河-桑干河是可以直抵燕京城下的!如果不拔掉这个据点,女真铁骑真的敢挥师南下?

    应该……是不敢的吧?就是敢,“天津城”还是有存在的价值。

    ……

    “这个主意真是你想出来的?”

    再回到香山已经是两日后了。武好古是在忙完了交接手续的马植陪同下从析津府城回到属于玉河县的香山的。没有马上去香山的华严寺,而是先去了慕容先生的香山书院——西门青会住在书院里面,辽国的华严寺可不像日本的那些寺庙,可以带着女人在里面过小日子,肉当然也不给吃的。>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