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天下豪商》 > 第226章 唯有读书高

《天下豪商》 第226章 唯有读书高(2/4)

瓶儿的眼皮底下!

    真是连眉目传情,都不大方便啊……

    ……

    回到家,已经过了戌时。

    他突然发现诺大的武家宅门前张灯结彩,住在武家的老林教头正和武好古的徒弟张择端一块儿在点鞭炮,看见武好古骑马而来,老林教头连忙踩灭了火线,免得鞭炮炸响惊了武大郎的坐骑。

    “老林教头,”武好古翻身下马,“怎么回事儿?宅子里有喜事儿吗?”

    老林教头闻言一愣,随即就哈哈一笑道:“东翁真是贵人多忘事啊,今日可是太学试放榜的日子啊!”

    哦,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儿了!

    武好古这些日子忙得团团转,全然忘了家里面还有一个书呆子兄弟呢。

    “中了?”

    武好古问。

    这不废话嘛!

    要落榜了还张灯结彩不成缺心眼了?

    “中了,中了……榜上排行第二十八,是高中啊!”

    老林教头满脸羡慕的向武好古报喜,“二郎君真是大才子啊,东华门外唱名看来是早晚之事了。”

    “排到二十八名?”武好古微微有些吃惊。

    北宋的太学外舍是每年一月底二月初举行入学试的,因为招生额度高达两千人,因此入学试的难度并不太高,大约就是两三人取一人,以武好文的学识,考中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在两千人排到二十八名,却是很不容易的!

    武好古隐约记得纪忆当年入太学的太学试就考了个三十一名,现在武好文居然比他还高了三名。

    难道武家要来个一门两进士(还有一个是他自己)了?武好古恬不知耻地想着:真要是一门两进士了,武家可真的要大兴了!

    “老师,”张择端也是读过书的,同样羡慕地说,“太学内舍试是两千中取一百五十(太学内舍有三百人,学制是两年,因此一年招收一百五十人),而且一年后就要考了。以师叔的学问,十之七八年顺利过关的,到时候师叔要中进士就容易多了。”

    太学内舍生的学制是两年,两年期满考试合格,即便没有得到升入上舍的资格,也能免礼部试一次,直接参加廷试。虽然免礼部试的廷试和通过礼部试筛选的廷试享受的待遇不一样,是有可能黯落的,不过通过的比例可比参-->>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