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第222章 极大的绳索(1/4)
“土地总是能买到的,”西门青和武好古的“独对”还在继续,西门有些疑惑地问:“只是你要买恁多土地作甚?”
其实在宋朝土地的回报率并不高,一方面因为农业技术所限,土地的亩产不高。在淮北一带,寻常的旱地一年收100斤麦子就不少了。10万亩地不过1000万斤麦子的年产量……这还是无灾无难的丰年才有的产量。
而这1000万斤也不都是地主的,还要扣掉佃户的口粮,来年的种子,各种赋税摊派,最后能收30斤的租子已经够狠的了。若是要历年平均,15斤麦子也不一定收得了。10万亩土地不过收入150万斤麦子,差不多1.5-1.6万石,在开封府的售价不过一万多缗。在徐、海一带,一万缗都卖不出去。
而要购买10万亩土地,怎么都要15-20万缗。所以土地的回报率其实是很低的,大约就是5%多一点儿,投入太多的资本根本就是浪费。
因此很少有商人会把太多的资金投到土地上——宋朝的商人都会买点土地,不过也没有谁赚到钱就去买地,买到了足以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地步。因为这样做没有什么意义,宋朝的“农”并不比“工商”高等。也不存在农家子弟读了几本书就是“士”的说法……农工商在科举面前是平等的,考不上都等于零,考上了一样做官。要是考不上,从事工商好歹还比较容易赚钱,当个农夫,可就真的很难翻身了。
“我是为了安置洛阳的宗族,”武好古说,“我家本是洛阳大族,上承自李唐武周,族中子弟数以千计。不过现在洛阳的宗家衰弱的厉害,快要维持不下去了,因而我打算分一半人口到徐海之间安置,大约需要10万亩土地。”
西门青眼眸睁得好大,觉得很不可思议,“大郎,你真要分半个白波义门武去徐海之间安置吗?”
“对,”武好古点点头,“我做他们的新族长。”
“当族长?”
西门青寻思:武大郎赚钱该多容易啊?居然可以这样随便花用……为了一个没大用族长就砸出去十几二十万缗?
武好古似乎看出了西门的疑惑,笑着说:“这些日子我算是想清楚了,我若真的想成就一番事业,还是离不开宗族支持的。单枪匹马的,在眼下这个太平世道还好,真要大乱起来,那可就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若是天下大乱起来了,-->>
其实在宋朝土地的回报率并不高,一方面因为农业技术所限,土地的亩产不高。在淮北一带,寻常的旱地一年收100斤麦子就不少了。10万亩地不过1000万斤麦子的年产量……这还是无灾无难的丰年才有的产量。
而这1000万斤也不都是地主的,还要扣掉佃户的口粮,来年的种子,各种赋税摊派,最后能收30斤的租子已经够狠的了。若是要历年平均,15斤麦子也不一定收得了。10万亩土地不过收入150万斤麦子,差不多1.5-1.6万石,在开封府的售价不过一万多缗。在徐、海一带,一万缗都卖不出去。
而要购买10万亩土地,怎么都要15-20万缗。所以土地的回报率其实是很低的,大约就是5%多一点儿,投入太多的资本根本就是浪费。
因此很少有商人会把太多的资金投到土地上——宋朝的商人都会买点土地,不过也没有谁赚到钱就去买地,买到了足以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地步。因为这样做没有什么意义,宋朝的“农”并不比“工商”高等。也不存在农家子弟读了几本书就是“士”的说法……农工商在科举面前是平等的,考不上都等于零,考上了一样做官。要是考不上,从事工商好歹还比较容易赚钱,当个农夫,可就真的很难翻身了。
“我是为了安置洛阳的宗族,”武好古说,“我家本是洛阳大族,上承自李唐武周,族中子弟数以千计。不过现在洛阳的宗家衰弱的厉害,快要维持不下去了,因而我打算分一半人口到徐海之间安置,大约需要10万亩土地。”
西门青眼眸睁得好大,觉得很不可思议,“大郎,你真要分半个白波义门武去徐海之间安置吗?”
“对,”武好古点点头,“我做他们的新族长。”
“当族长?”
西门青寻思:武大郎赚钱该多容易啊?居然可以这样随便花用……为了一个没大用族长就砸出去十几二十万缗?
武好古似乎看出了西门的疑惑,笑着说:“这些日子我算是想清楚了,我若真的想成就一番事业,还是离不开宗族支持的。单枪匹马的,在眼下这个太平世道还好,真要大乱起来,那可就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若是天下大乱起来了,-->>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