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天下豪商》 > 第1427章 西夏老爷国

《天下豪商》 第1427章 西夏老爷国(2/4)

正的老爷!家家都有几百亩的田庄,而且都是那种高产丰产的好田。不用自己耕田,都交给种姓低贱的天竺贱民去种。每家老爷兵,都有十几二十户贱民可以奴役。

    在富饶的信度河中上游两岸的平原地带,到处都是老爷兵们的田庄!

    超过十万户老爷兵和他们的家人,就在那里过着人上人的好日子。

    全都是“此间乐,不思蜀”了……

    哦,顺便一提,现在的西夏老爷国并没有征服整个印度。

    办不到,也没这个必要。

    办不到不是因为打不过,而是印度的气候实在太折磨人。现在老爷们盘踞的阿富汗和印度东北角的信度河流域,还有大小勃律(克什米尔)一带比较凉快。再往东往南,可就要热出人命了。

    所以赵乾顺、赵忠顺两兄弟统治的土地,往东也就到后世印度的旁遮普邦。再往东,也就是德里(迪卢)一带,现在归属了西夏在天竺国的盟友波罗王国。

    这个波罗王国的“波罗”意为“护法”,意思护卫佛法,自然是个佛教王国。波罗王族信奉的佛教的密宗,和西夏算是有共同的信仰,又一块儿对抗天竺的天方教和婆罗门教,也就成了天然的盟友,而且还联姻通婚,互为依靠。

    此外,统治吐蕃的西凉王国,也进入了天竺,占据了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尼婆罗地区,也加入了西夏和波罗王国的联盟联姻,在天竺组成了一个三国同盟。

    而这个三国同盟所对抗的,则是被驱逐到天竺中南部的天方教古尔苏丹国和婆罗门教的注辇王国,以及另外一些信奉婆罗门教的天竺小国。

    不过这两个同盟在天竺土地上的对抗,并不是你死我活的。

    因为西夏和西凉的人马都受不了天竺中南部的酷热,根本不存在完全征服天竺的动力,自然也就满足于获取财富了。

    而天方教和婆罗门教一边则是腹背受敌,大宋和大周的海上力量在西洋上对天方教、婆罗门教的海商构成严重威胁。

    相比之下,西夏、波罗、西凉三国联盟的威胁反而更小一些。

    所以古尔苏丹和注辇王朝宁愿向西夏、西凉进贡,以避免毫无意义的损失——他们当然打不过西夏、西凉了。

    而对于现在西夏来说,一方面可以从信度河流域获取大量税收;一方面又能得到波罗王国的馈赠。日-->>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