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天下豪商》 > 第1259章 等贵贱,均贫富

《天下豪商》 第1259章 等贵贱,均贫富(4/5)

>
    另外,应该让何氏三兄弟一起去驻天津公使馆任职。”

    “让他们去天津?”赵佶一愣,“去干什么?”

    “去谈四方平金策。”蔡京道,“如果谈不下来,自当穷治其罪!”

    “好!就怎么办!”

    好嘛,他们三个先是带头把武好文告进御史台狱,还烧了武家的房子,然后还去天津找武好古谈一起灭金……武好古得多深明大义才会同意啊?

    要是武好古不同意,呵呵,他们的罪可就大了!

    ……

    何氏三兄弟(三兄弟一起考进士,全部高中)接到进奏官送来的诏书时,他们已经回到了嵩阳书院。

    因为伏阙上书的事儿,他们现在成了嵩阳属于里面的争议人物了。

    之所以会有争议,并不是因为“乞诛卖国贼”,这没什么问题。武好文卖国是肯定的,虽然这事儿是赵佶的意思,而且经武好文的手卖,损失肯定最小。

    但终究是卖了国!

    所以何栗他们要上书乞诛武好文正是清流领袖应该做的。

    至于官家不听,也不会影响何栗在清流士子中的名望。

    但是在五月初四这天,开封府的劳动人民还喊出了“杀奸商”的口号,还发生了打砸抢烧事件。

    这可就不对了!

    杀奸商这种事情,在劳动人民看来当然是大快人心啊!杀得好啊!

    可是嵩阳书院里面没有劳动人民,都是有产阶级,绝大部分都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家里面开着铺子,放着高利贷的也不再少数。

    何氏三兄弟蛊惑开封贫民杀奸商是什么意思?要均贫富吗?杀完奸商,是不是就该轮到地主了?

    大宋承平一百几十年,又不抑兼并,而且还鼓励工商业发展,对商人的限制很少。上层的政治斗争也比较缓和,抄家灭族什么的都不流行。

    所以财富更容易集中和传承,到了道宗年间,特别是在中原地区,早就是富家占田无数,贫者无寸尺之土了。

    而且由于宋朝的富人大多是文人士大夫,对劳动人民的镇压手段不足。所以宋朝中期后,各地民变就此起彼伏,“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更是不绝于耳。

    现在连一项号称富庶的开封府城内,都被-->>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