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宋末之乱臣贼子》 >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持之以才 用之以正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持之以才 用之以正(2/3)

这句话,明显是有针对的。

    虞允文见状,顿时低声说道:“陛下不过三十,年轻力壮,可是朝中的大臣们年纪远在陛下之上,陛下日后的辅政大臣们绝对不会是这些老家伙,陛下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出征,不是出征的时机不对,而是因为陛下对这届科举十分重视,他要遴选的是日后的宰辅之才,所以才会等到现在。孩儿年纪轻轻,现在就已经在陛下心中留下了印象,现在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免得日后跟不上。”

    虞祺听了顿时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看着自己的儿子,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欣慰之色。自己看事情还是差了一些,居然还没有自己儿子看的遥远。

    仔细想象,赵鼎等人都是李璟的父辈甚至是爷爷辈,又能辅佐李璟多少年,这个时候,他恐怕需要的是培养继任者,朝中能有此作为的人很少,能被李璟看上眼的人更少,遴选人才是帝国的重中之重,难怪李璟到现在还没有前往军中,主持北伐之事。

    “既然你有自己的打算,那为父就不说什么了,这次进京,见过陛下之后,我就回江都。”虞祺点点头,说道:“不管日后陛下如何安排你,都要勤于王事。”

    “孩儿明白。”虞允文点点头。正说的时候,他发现远处有一个内侍走了过来,内侍在酒楼内四处看了一眼,终于看见虞允文,脸上顿时露出一丝阿谀之色。

    “虞先生,陛下说了,请先生参加今年的科举。这段时间,就不要四处走动了,多看看书。”内侍低声说道。

    “参加今年的科举?”虞允文面色一动。

    “这个,陛下是这么说的。”内侍看着虞允文相貌极为不俗,想了想,低声说道:“先生,小人听陛下对赵相说,哪里有宰辅是一个普通读书人出身的,现在可以,以后就不行了。先生,这可是陛下的原话。”

    虞允文还没有反应过来,身边的虞祺却是面色大喜,右手忍不住掏出一枚金币,塞入内侍的袖管里,拱手说道:“多谢公公提醒,虞祺多谢了。”

    内侍原本只是想交好一下虞允文这个后起之秀,没想到看见一道金光没入自己的袖管里,心中更是高兴,连连摆手说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虞先生,小人告辞了。”

    “陛下高瞻远瞩,非我等能比拟的。”虞允文却是一声长叹,目光中闪烁着一丝希冀。就算李璟是造反起家的又如何,最起码,他是一个明君,就冲着这一点,就值得自己去-->>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