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我的邻居是皇帝》 > 第729章 君臣的分歧

《我的邻居是皇帝》 第729章 君臣的分歧(3/5)

万人以上的远征,压在几块地方上,这是绝对没法承受的压力。

    就像汉唐的关中平原,迟早都会有榨干的一天。等到关中衰败下去,帝国就失去了对外扩张的勇气……

    “陛下,如果诚然要继续打仗,臣只有一条计策。”

    “计将安出?”

    “全面推行合作社!”

    “什么意思?”柴荣不解道。

    “陛下,多在河东征粮,原因是河东的农场效率高,存粮多了。而中原的小农分散,供应不了那么多粮食,效率也很差……若是以村镇为单位,把农民组织起来,让他们自觉将余粮交给合作社。原来朝廷需要跟千千万万农户进行交易,就仿佛一头乱发,理不出头绪。可若是变成几十万个村镇,情况就会骤然改变,提取余粮就会变得容易许多,供应也更加充足!”

    “而且这么做之后,每次作战,都是从全国提取粮食,就不存在河东多出粮,中原少出粮的问题。赋税公平,自然能消弭民怨,让所有人心悦诚服!”

    ……

    叶华跟柴荣之间的对谈,并没有剑拔弩张,相反,是在心平气和之中完成的。

    叶华的观点很明白,小农经济无法承受大规模的动员,不管是对外用兵,还是大规模的修路基建,全都行不通。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

    这是个显而易见的事情。

    不过历来都有一个规律,越是看起来一团迷雾的事情,说穿了,就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相反,越是简单,明白的事情,就越是推不下去!

    目前大周的府州县,加起来还不到一千个,即便如此,官僚体系就已经非常庞大,运作起来,成本极高。

    若是再增加几十万个村落,光是每个村子安排一个收税征粮的人,就是几十万人,事实上远远不止这些!

    官员从哪里来?

    如何保证清廉自守?

    又如何管理考评?

    而且过去柴荣历来是反对世家大族控制地方,分割朝廷权力。假如成立合作社,会不会架空朝廷的权力?

    现有的地方官员,能不能答应?

    柴荣第一次有了强烈的无力感,他思前想后,对外作战,这是他既定-->>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