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秦吏》 > 第89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秦吏》 第89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5/6)

当杨喜再度回头时,正好看到北伐军作战部队开始强渡灞水,摇坠的火把铺满天地,而对岸的王离军,已未战而溃……

    那场一边倒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夜,杨喜等人则被安排到战俘营,军吏安排他们吃饭,吃过饭以后,把杨喜等带头投诚的人带到一个大官面前,那人十分瘦削,名为季婴,据说是武忠侯亲信,而季婴身边的人,正是叔孙通,手持笔墨,笑着说想和他谈谈……

    “这便是所有的事。”

    杨喜说完了,口有点干,也不知道这叔孙通问这么详细是为哪般。

    叔孙通看着满满几摞纸的记述,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汝且下去歇息,不日必有厚赏!”

    杨喜应诺,但又抬起头,弱弱地说道:

    “我现在,只想回家……”

    ……

    杨喜有些昏昏沉沉地离开营帐,自有数名北伐军士卒带他回战俘营——便是原来的王离军大营,今天是七月初一,战斗早已结束,灞水之役,北伐军大获全胜。

    除了战前自发投诚的杨喜等上万人外,右翼李良将军的卫尉军近两万人,在炸营后也卸甲而降。左翼司马鞅将军则带着不足两万的残部匆匆逃离战场,向杜县撤退。

    至于王离本人,在发现难以约束全军后,仅带着数千亲卫,退守蓝田县城,如今已被武忠侯带着十万大军团团包围……

    其余一触即溃者,或逃或俘者,不计其数。

    此时,赶着一群新抓的俘虏,从叔孙通面前路过,来自闽粤的越校摇毋余用夹生的秦言抱怨道:

    “此战真是无趣,彼辈军容不亚吾等,竟不战自溃,泰半投降,真是无聊至极……”

    越人骁勇好战,摇毋余等越卒奉黑夫调令,从会稽郡大老远来到这,本以为能赶上一场死后也能向祖先吹嘘的史诗大战,岂料却是这样一个乏善可陈的结局,因为武忠侯严禁杀俘,他连一个头都没猎到。

    “摇校尉,你错了,大错特错!”

    叔孙通却捋着胡须,笑道:“兵法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更何况,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万人倒戈,争相来投才对啊!”

    叔孙通朝远方的武忠侯帅旗-->>

猜您还喜欢看

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