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秦吏》 > 第650章 药(下)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秦吏》 第650章 药(下)(3/6)

带黑夫“公厕将军”的名号,也流入民间,他的名声,真的臭了。

    后世搞创文创卫的领导们,谁不被县里人骂得狗血淋头?

    “真是愚不可及,竟不知昌南侯这样做,是为了他们好。”

    子婴大摇其头,为黑夫感到不值,作为南征统帅,只管打仗就行,但黑夫路过长沙郡,却愿意为了当地黔首,做到这份上,完全没必要。

    “若长沙久为疫区,对南来北往的大军也不利。”

    黑夫笑了笑,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南郡与长沙一江相隔,一衣带水,言语相似,风俗相近,长沙人也算我的乡党,岂能见死不救。”

    后世的他,还真是两湖之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就算不救那群不知好歹的成年人,起码,也得救救孩子吧。

    而且黑夫一直认为。

    “一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带来的不止是死亡与荆棘,也能带来文明和进步……”

    ……

    话虽如此,但情况依然不乐观,即便整治到这份上,入夜时分,依然有人在湘城街上泼粪,以宣泄对官府的不满。

    而在城区以外的乡邑里闾,少许公厕更是无人问津。当地人依然将新鲜粪肥不经堆肥尿沤,直接施于水田,又光着脚在田中踩来踩去。至于官府提倡的饮用井水,或将河水储存3天再烧开饮用,根本无人执行。

    “他们难道不清楚,堆肥沤肥能让土地多些产出么?”

    四月中,利仓再度回到军营报告近况,连监军子婴也发出了困惑的疑问。

    “我也如此问过一些老农,他们都不以为意。”

    利仓解释道:“长沙江南之地,与关中、南郡不同,地广人稀,饭稻羹鱼,蔬果满山,蠃蛤盈河,故本地人不待贾而足。不同于中原精耕细,在长沙,纵然火耕水耨,粗种粗收,反正一年两熟,无饥馑之患,是故虽无千金之家,亦无冻饿之人……”

    这便是温带文明持久而昌盛,热带虽然人口众多,却极少有先进文明的缘故了。无他,资源多,不必日夜勤勉便能温饱,谁还肯闷头苦耕,琢磨如何才能让地里粮食增产啊!

    懒,这是人类永远的本性,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多亏中原人口密集,旱涝无常,四季分明,使得民生艰难,必须想破脑袋才能生存,这才造就了民-->>

猜您还喜欢看

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