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秦吏》 > 第275章 楚歌与秦风

《秦吏》 第275章 楚歌与秦风(4/6)

后则是步卒,依据长兵在前、短兵在后的阵法,攻守兼顾,滴水不漏。此外在阵列的左右方,还各有数列弩兵横队,分别外向排列,防止敌军从两翼的袭击。阵型复杂,大阵套小阵,组合在一起,变换自如。

    前锋三军之后,后卫一军集结在前锋三军的结合部,作支援依托,也是王翦军幕指挥所之所在。其仪仗鲜明,敬卫森严,传令骑士进进出出,金鼓旗帜变换有序,宛若灯影戏中幕后牵线的手,指挥各军团各军阵移动,如影随形。

    秦军的精锐,使周文震惊,秦军的布阵,使周文缭乱,他意识到眼前的秦军非同一般,当是精锐中的精锐!

    更让周文不寒而栗的是,他发现,这支秦军打着的,正是本应该被吸引到北部战线,那数万“关中兵”的旗帜!

    “究竟孰真,孰假?”

    周文隐隐意识到,先前的一切,似乎都是一个圈套,便立刻让人去告知上柱国!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前方军队的步伐并未停止,楚人们虽微微愣神,但还是在将尉的勒令下,继续向前进发,想要像刚才一样,击破这支秦军,擒杀敌方主将!

    面对如浪潮般涌来的楚军,这些秦人没有畏惧,他们肩并肩,甲挨甲地站在一起,宛若一体!

    不知是谁带头,与对面的楚歌相对,一曲秦风从这数万人的秦军处唱响。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风高亢,与对面悲壮的楚歌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

    这是字正腔圆的秦音,是正儿八经的关中话。

    周文明白了,这些人,才是从内史、陇西征召的关中子弟,也就是所谓的“老秦人”!

    自商鞅变法后,他们已经经过六七代人的军爵传承、战争洗礼。

    世代军功积累百年后,五万人中,无不是有爵者,最低的也是公士。

    这五万人皆为青壮,从小就被父辈灌输,私斗为耻,公战为荣,自己的一生,唯有耕、战两事而已!

    他们为自己的身份骄傲,他们为自己的功爵自豪,他们是秦国军队最核心的力量,意志极其坚定,面对楚军狂风骇浪般的进攻,岿然不动!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跪射弩兵万箭齐发-->>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