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我的姑父叫朱棣》 > 第一百五十章 还真有个鸿儒会

《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一百五十章 还真有个鸿儒会(3/5)

烂钱什么都写,也有人愤愤不平。

    比如从浦江来的举子郑秀。

    不久前,他在激烈程度仅次于江西的浙江乡试当中,考中了第五名,成绩相当了得。

    这还不打紧儿,郑秀长得很秀气。

    他身量虽然不高,但是面白如玉,五官精致,穿上了裙子,都能当女装大佬。

    要知道长相在科举当中,尤其是殿试,很占便宜的。

    就比如排名第三的探花,就要求有一副过人的长相,不能说帅的惊天动地,初具人形的肯定不成。

    科举是朝廷的抡才大典,选出来的人才也是国家体面,长得不好看,说句不好听的,都影响国家形象。

    像徐景昌那种,高高瘦瘦的,就很占便宜。

    当然了,以他现在的名声,别说殿试了,就连秀才都考不上。

    除了徐景昌这个类型,郑秀这种就属于第二档次,也是有相当优势的。

    学问好,长得好!

    这还不打紧儿,熟悉郑秀的人还知道,人家根基深厚。

    在郑家的祠堂,有一副太祖皇帝御赐的“江南第一家”牌匾。

    郑氏规范,因为非常符合儒家教化的要求,得到了广泛推崇,许多人家,都藏了一份,按照上面教导子弟,也想和郑氏一样,子孙后代,不断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有了这些又是,大家伙都说郑秀是今年的大热门,不是状元,也是探花郎。

    因此有不少人都聚集在一起,他们诗词唱和,交流八股,砥砺学问,好不快活。

    但随着尼山鸿儒会的说法广为流传,又是南孔进京,这些读书人就没法安静做学问了。

    郑秀的一个同乡,就忍不住抱怨,“我今天刚刚经过长兴侯的府邸,发现那边正在赶制一批汉白玉的神像,正是开国功臣的,其中中山王徐达排名第一,那个神像,栩栩如生,好不威风。”

    郑秀紧皱眉头,却还是说道:“中山王确实开国名将,人品功劳,无可挑剔,给他建庙塑像,也是理所当然。”

    同乡却是一声长叹,呵呵笑道:“郑兄怕是不知道,那边不光有塑像,还有人在跟过路的宣扬,说是武人收复北平,驱逐胡虏,是所有人的大恩人。尤其可恶,-->>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