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女生频道 > 《都市小花农》 > 第三百八十章 转经道

《都市小花农》 第三百八十章 转经道(2/3)

  八廓街是为了建筑大昭寺,并随着大昭寺的发展而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下令在卧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时在湖边四周修建了四座宫殿,与嫔妃臣民移居宫殿亲自监督大昭寺工程的进展。



    四座宫殿即为八廓街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了众多朝圣者朝拜,日久逐渐踏出环绕大昭寺的一条小径,为最初的八廓街。



    寺院周围陆续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筑,为远道朝圣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



    15世纪后,大昭寺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其周围相继出现僧人宿舍、宗教学校、小寺庙建筑,众多信佛者迁居大昭寺周围生活,街上逐渐出现了大量民居、店铺、旅馆、手工作坊等设施。



    随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藏传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成为拉萨三大转经道之一。



    后又出现了来自蒙古、汉地、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的众多商贩、香客、游民,发展成为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于一身的街区。



    洛桐从酒店出来的时候是五点多,在八廓街走了一会儿,街边琳琅满目,有各式地民族工艺品。



    地毯、藏刀、卡垫、围裙、民族服装、民族鞋帽、金银首饰,及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均为传统手工艺作,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三人都是兴致勃勃的,洛桐甚至还买了一个转经筒。这个转经筒很小,拿在手里也不占地方。



    店家介绍这种手摇的转经筒又叫作手摇玛尼轮,这种可以拿在手中的转经筒主体呈圆柱形,中间有轴以便转动。



    洛桐拿的这个转经筒就是木质的,很精致,圆筒上刻有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上面的鸟兽也用漆色彩绘装饰。



    转经筒旁边还开有耳孔,系着小坠子,转动圆筒下面的手柄,小坠子也随之而动,靠惯性加速转经筒的旋转。



    店家解释道,随着转经筒的快速旋转,-->>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