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谋断九州》 > 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烧

《谋断九州》 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烧(2/5)

r>
    甘招突然跪在吴王脚步,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额头几乎碰到吴王的脚尖。

    徐础后退一步,“蜀王这是何意?”

    “恳请吴王赐兵百名,让我与官兵决战,死而无憾。”

    徐础没有搀扶甘招,看着他沉默不语。

    甘招又磕一个头,“诸王死的死、散的散,剩下的人越少,怕是疑心越重。”

    徐础冷笑一声,扭头看向郭时风,想听他的意见。

    郭时风低声道:“蜀王功高,不如让他当名尚书,留在吴王身边,统领文官。”

    徐础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背叛者毁掉的不只是本人的名声,主人也难免被认为识人不清,给予高官而夺其兵权,正是天成朝廷常用的招数。

    “百业待兴,蜀王愿领文官之职吗?”

    甘招心知自己刚刚逃过一死,三度叩首,“惟命是从,只怕我乃小吏出身,不懂规矩,反而坏了吴王大事。”

    徐础扶甘招起来,“万事总有开始,蜀王是我信任之人,由你掌管文吏,我可无后顾之忧。”

    甘招汗如雨下,尴尬笑道:“我绝不令吴王失望。”

    徐础向一名卫兵头目道:“送蜀王回营休息,别让他受打扰。”

    头目明白吴王的用意,深点下头,领甘招下城,与蜀将隔离,软禁起来。

    郭时风这才又向吴王道:“蜀王虽无大志,但是在降世军里根深蒂固,不可立杀,也不可久留。此战过后,吴王威震天下,凭此招兵买马,两三月间可得数万人……”

    “我已明白。”徐础没让郭时风再说下去。

    等到义军来源多样,降世军不再是唯一的主力,甘招也就没有用处了。

    郭时风笑着点下头,这是他愿意追随吴王的原因之一,两人常常能想到一块去,一点即透。

    又有斥候传来消息,徐础确信官兵真的大乱,于是离开城头,亲自带领北城之兵前去参战。

    事实证明,义军还是训练太少,处于劣势时还能团结一致,一旦追亡逐败,立刻变得兴奋过头,紧追不放,早忘了请示这回事。

    夜里军令不畅,徐础只能保证手下吴兵不散,命他们抓捕俘虏,讯问王颠等人的下落。

    关押吴兵俘虏的地方-->>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