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万历1592》 > 九百零三 强干弱枝

《万历1592》 九百零三 强干弱枝(2/3)

一百名年轻人则是实习。

    自然的,那一百名年轻人是他在培养思想教官和土改官员的时候发现的最优秀的一批人。

    这一批人他没舍得放出去做思想教官和土改官员,而是留在身边随他一起处理军务,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而现在有了更大的舞台,萧如薰就把他们安排在了叶梦熊和袁黄手下学习处理各地政务。

    处理政务并非一定需要进士才可以,这些秀才甚至是没有秀才功名的生员们具有足够的文化基础,完全可以学习治国。

    科举选拔出来的读书人走的路其实和他们一样,也是要经过观政才能放到地方上或者中央部门任用的,也没有谁天生就会处理政务,都是一点点学习一点点运用起来的。

    跟在叶梦熊和袁黄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官员后面,他们能学到的东西非常多,纵使他们不够格成为中央决策官员,但是在萧如薰看来,做一县县令或者是乡、村官员,这些人还是够格的,等以后一步步提拔起来,还是大为可观的。

    等天下平定了,为了皇权下乡,他还要正式把乡级行政区给恢复,把自唐宋以来逐渐自治化的乡恢复为国家行政区,县下辖的行政区划。

    而且乡以下的村落也要设置专门的村官作为最基础的官僚,听从国家政令,总而言之,要让中央的触角伸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户人家,完全掌握地方。

    让人才一步一步的从最底层的官僚做起,让一毕业就能做县官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对科举制进行改头换面的大改革,在地方设立专门学校取代私塾与私人书院,中央选派官员进行管理,把教育权抓在手里。

    接下来,萧如薰还要对老师这个尊荣的称谓进行改造,将老师职业化。

    让老师成为单纯的老师,专门从事教育,而非行政职位,也不会成为行政官员,行政官员就是行政官员,老师就是教育职位,二者分离,阻止老师向行政官员的转变,剪除传统意义上老师的其他社会身份。

    考试也将由专门行政官员负责,而非中央选择大员进行主考,给他培养政治势力,让他在以后站稳脚跟,这种通过师生名分增强臣子力量变相削减皇权的制度必须废除。

    如此这般是为了撕破从古至今官场上天然形成的师生裙带式关系网,避免老师和学生同朝为官形成天然的官员联盟,进一步阻止朋党的诞生,让官员更难结合,更难携手,更少有同事之外-->>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