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万历1592》 > 八百四十七 投名状

《万历1592》 八百四十七 投名状(2/4)

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这样做,不仅将农民彻底的逼到了豪强士绅的对立面上,也把这些主持土改的工作组成员给逼到了传统士绅的对立面上,这是萧如薰的目的之一。

    这些人也是读书人,也是读四书五经的儒门子弟,但是却因为没考上举人所以无法晋身豪强士绅的团体,他们只能游离在社会边缘,处境非常尴尬。

    往上被举人进士瞧不起,觉得没前途,往下又被农民嘲讽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嘲笑他们,爷爷不疼奶奶不爱,整个一边缘群体。

    这群人利用好了,杀伤力可比农民大多了。

    而更便捷的是,三十万读书人里面相当一部分都是这些人,他们完全可以被争取过来,被萧如薰纳入自己的团队,然后通过土地改革掌握权力,同时成为传统士绅眼中的叛徒和逆贼,从而不得不依靠萧如薰的武力。

    他们经过土改的历练加深对人民和地方的理解,从而具备成为一个基层办事官员的资格,少数优秀的还能更进一步跻身更高的职位,甚至进入中央。

    这些人和举人进士之间的区别就是功名等级,对于做官,他们其实是一样的,没人天生就会做官,进士考中了还要做观政进士去实习,到了地方上被小吏耍的团团转的大有人在。

    更别说那些考中举人就不往上去考的人,他们也没有任何从政经验,和穷秀才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富有一个穷。

    萧如薰让穷秀才们去操作土改,就是在观政,就是在实习,而且是更加直接彻底的实习,直接改头换面甚至是换脑一样的实习,实习成功之后,他们也是熟练的基层官僚了。

    萧如薰不知道他们当中是否有人已经看出来了自己的用心,至少在眼下,他们当中的第一人谢禾都没有看出来这分投名状他已经缴纳给萧如薰了。

    他们应该还沉浸在最初掌握权力的陶醉之中,并且愈发强烈的使用这份权力向那些士绅豪强动手,形成越来越激烈的对抗局面,如此,他们也将被牢牢绑上战车,再也没有下车的可能。

     萧如薰要用这场土改行动培养可以在未来予以信任的文官队伍,区别于传统士绅的文官队伍。

    传统士绅自然不会被杀光,相当一部分还会活下来,没有土地之后,掌握学识的他们必然会被接纳,甚至有些明智之士还会被纳入统治集团。

    这些人和-->>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