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万历1592》 > 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国威

《万历1592》 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国威(2/3)

萧如薰嘱咐他了,对这些藩属国的军队,没必要让他们真的参战,万一他们参战了又溃退了还会反过来冲击大秦的军阵,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萧如薰对大秦军队有十足的信赖,知道大秦军队一定会给他带来想要的东西。

    当然,这次召集各国参战花费了一笔钱也不是完全没有回报的。

    让他们亲眼看到大秦的军队装备了多么优秀的武器,装备了多么精良的防具,从而产生『我们也想要这样的装备』的想法,进一步扩大军火采购的数额和规模。

    前明的一些旧货可以折价出售,大秦生产的精良装备也需要跟着出售,随着军队人数的固定和生产量的稳步提升,萧如薰也渐渐发现军工厂有一些生产的武器出现了富余。

    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情,直接放在武库里储存着就好了,但是武库里要是也放满了,这些东西可怎么办呢?生产出来足够多的东西却不去用,成本如何回收呢?

    战争可以掠夺资源收回成本,但是战争不总是有的。

    这个时候,军火出口就是大头了,一转手,可以卖出好几倍的价格,别人还抢着买,可以在不发动战争的情况下多多少少收回一些必要的成本。

    重新启用流水线式标准化生产方式之后,大秦的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有了长足提高,而在一些比较复杂的武器上,武器的零器件也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

    这些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包括生产人员都被萧如薰安排进行了严格的保密,臣子们都知道萧如薰对技术的重视程度远超历代帝王,这也是之前历代中原王朝做的不好的一点。

    什么东西都和别人分享,别人学会了就来打你。

    大秦的流水化生产标准和生产技艺,改进之后的炼铁炼钢技术,隆武式鸟铳和光启式燧发铳的生产技艺也被严格保密,火炮等方面更是如此,连军工部非关键职位的人都不知道这个技术。

    工匠们一人负责一个环节,超过这个环节的专业工艺,他们也不清楚,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技术不会泄露出去造成危险。

    为了进一步的减少威胁,萧如薰还下令黑水部队抽出一部分人手专门负责这方面的方位工作,发现任何蛛丝马迹都要第一时间直接报告给皇帝本人,由皇帝本人亲自安排处理。

    利用大秦先进的技术将藩属国震慑住,让他们向往大秦的军事技-->>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