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万历1592》 > 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炉

《万历1592》 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炉(2/4)

整个大秦的军队都变了。

    从上到下七级制度,一级管一级,真正可以管理军队的反而是那些地位比较低的基层军官,高级武官基本上无法和士兵有什么接触,而且也没那个必要——

    士兵训练好了送来,你只需要带兵打仗就行了,听命令就行了,其他的不用你费心训练。

    带兵的武将不管练兵,练兵的教官不管带兵用兵,大秦军队有统一的训练模式,训练出来的都是熟练掌握大秦军队号令且进退一致听指挥的士兵,稍加战场磨练就能成为精兵。

    日常训练则是基层军官代劳,大将只需要视察就可以,根本也用不着天天盯着。

    要不是战争时期,这些中高级武将每每总觉得自己似乎并不需要存在,并不需要费力维持,这支军队依然可以好端端的存在。

    李如梅和李如樟也在军队里面带兵,原先的军队被打散重编或者干脆退伍为民,新接手的军队就是那种感觉。

    完全不生疏,完全不需要更多的训练,一上手就能听懂指挥按照旗号和战鼓声前进后退组成阵型分散出击等等。

    如果硬是要描述他们的感觉的话。

    失落。

    对,略有些失落,感觉自己很多地方都插不上手的失落感。

    但是他们都是在前明的诡异局面下生存的武将,对于这一切都是门儿清。

    这是皇帝把握军权不使武将作乱的方式。

    今上陛下通过兵变登基,上一个这样干的是赵匡胤,再上一个是郭威。

    郭威就不说了,情况不一样,赵匡胤做了什么,大家也不是不清楚。

    今上不杀武将,不夺兵权继续任用,给钱给爵位给官职给尊荣,什么都给,看似和赵匡胤完全不同,看似对大家十分的信任,看似也和朱元璋划清了界限。

    但是,难道他就真的那么信任大家?

    个别极其聪明的武将通过建国前后的种种蛛丝马迹,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之后,才算是明白了萧如薰下了一盘什么样的棋。

    或许早在缅甸时期,不,或许是更早的时候,萧如薰就已经有了不臣之心。

    或许,是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不臣之心。

    从镇南军建军之初,他就将这支军队打造成自己的军队,烙上自己的烙印,不-->>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