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万历1592》 > 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万历1592》 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2/3)



    有些时候一口气松下去了想再提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还有一方面就是想让秦军军士也休息一下,虽然是轮番进攻,但是一天也要进攻一次,对秦军士兵们来说是很严峻的考验,适当的休整一日也是很有意义的。

    反正杨应龙肯定会带礼物过来,那么多珍宝玉器古玩,郑鹰看得眼花缭乱的,不停地感叹杨应龙真是有钱,这七百年基业也真不是纸糊的。

    秦军将领们还真不知道攻下海龙囤之后能得到多少珍宝,皇帝陛下又该多么高兴。

    估计这次战争所得能收回本钱,毕竟本次作战还有一部分的支出是当地土司贡献的。

    这些土司也贡献了不少银钱不少粮食,大军都记在了账上,一定意义上给大军节省了一些用度。

    杨应龙这七百年基业所积累的财富,那些金银珠宝,还有满仓的粮食军械,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战争损耗。

    战后被俘虏的人可以充作皇帝陛下开矿的苦力,交给工部备案管理,之后还能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

    换言之,海龙囤上的杨应龙就是一块大肥肉,一块咬上去会满嘴流油的肥肉,整个播州则是更大的一块肥肉。

    改土归流之后,这里也要贯彻土地改革的理念,使之完全被中央掌握,七百多年以来第一次被中央掌握。

    当然,这是后话,战争结束之后,那些五司七姓跟随大军一起攻打杨应龙的人必须要得到封赏。

    要让他们过上原先一样的生活,以此来安抚人心,对整个贵州也是一样的,必须要让他们安稳下来,让他们认为中央政府只是来讨伐杨氏亮肌肉,别无他求。

    大秦会留下一支人马在这里驻守,多余的军队要开始进驻四川和云南,按照萧如薰的既定方略,在这里掀起土地改革的浪潮。

    让土司下辖的奴隶们造反,掀翻压在他们头上数百年的土司们,借他们的手将这个制度终结掉,贯彻中央统辖地方的政策。

    明代的改土归流名义上是改土归流,但是做得并不彻底。

    地方上的土司依然盘踞,依然掌握着大量的资源,明政府能掌握的很少,更多的是被贪官污吏以贪腐的方式给弄走了,归属中央的几乎没有。

    明政府似乎也从不认为这些地方征税能征到多少,西南蛮荒之地,他们从-->>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