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 第四十五章 修耕植以蓄军资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四十五章 修耕植以蓄军资(2/3)

不住这多出的三十万张嘴。

    边让这话脱口,就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人性吗,都是自私的,谁自己家有一斗米也不会舍得将半斗分出去,而这样的观点很容易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小子,别光动嘴,有能耐你变出几万石粮食,若是这样,纳降三十万蛾贼,我双手赞成!”

    边让轻蔑的望了陆羽一眼,在他看来,这次的舌战已经结束了,他完胜,陆羽完败!

    只是,终究,边让低估了陆羽…

    真要论起这段纳降黄巾军的历史,陆羽可比他熟悉多了。

    历史上曹操是怎么纳降三十万黄巾,怎么筹粮,谁又献出了什么计策,陆羽熟悉的很。

    当然,算算时间,距离献出这“两全其美”计略的“毛玠同学”到来,还有一个多月。

    看起来,这“两全其美”的计略,陆羽是要先行抛出了。

    “我自是变不出这许多粮食,可三十万黄巾军可以种出来呀。”

    陆羽的话依旧是慢条斯理,很和缓,很平静…“难道,诸位不觉得,平定黄巾之乱后,兖州的当务之急是‘修耕植以蓄军资’么?”

    嘶…

    修耕植以蓄军资!

    这七个字脱口,曹操、荀彧、荀攸下意识的托住下巴,一个字一个字的再品,再读。

    字面意思,“修耕植”就是重视耕种养蚕,说白了,就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使得府库、粮库充盈。

    而“蓄军资”就是满足军队足够的供应,治所内的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

    这是一个很精辟的宏观大方向,但是…具体到纳降黄巾,似乎…有点远了!

    果然…

    “哈哈哈哈…”边让大笑。“不错,你这小子果然有几分才情,能提出这‘修耕植以蓄军资’倒是让我高看了你几分。”

    “但终究,这不过是一个大方向,解不了纳降三十万蛾贼的燃眉之急。”

    讲到这儿,边让顿了一下,方才继续开口。

    “我且问你,纵然你打算让这三十万蛾贼去耕植,但地从哪来?耕田、耕牛、农具、种子,这些又要从哪来?”

    “便是为此,你这提议简直是空中楼阁,根本没办法付之于实-->>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