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回到古代当匠神 > 第二百零二章 对问

回到古代当匠神 第二百零二章 对问(3/4)

谁来接替关羽、张飞这些人。

    刘封、魏延、关平在刘毅看来算是未来的佼佼者,至于邓艾还有那现在还不知道在哪的姜维得再往下推一辈,此外这些将军们的二代也必须尽早培养,刘毅记得,在历史上,这些二代们除了关羽的儿子关兴之外,其他都比较平庸,恐怕也跟没有足够的时间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历练有关,毕竟从遗传上来说,应该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才对,单纯以生物学角度来讲,这些人到后来的声势及地位,有足够的条件去优中择优的去挑选配种的对象。

    先天上没有问题,那二代缺乏人才,恐怕就得从后天方面来找原因了,甚至包括诸葛亮在内,都没有培养好自己的后代。

    “此人的确颇为干练,但行事却颇为极端。”诸葛亮皱了皱眉道。

    “这便是你与主公的区别所在了。”刘毅笑道:“还不择细流,顾能成其大,山不择细壤,方能就其高,我们如今是已经是一个大势力,自然会有不同脾性之人加入,能够将这些人才能为我所用,而容其弊端,方能成大事,若人人都如你一般性格,却没有你的本事,人再多又有何用?若将这些人才都排斥出去,这三分之势已成,短时间内,天下难归一统,说句不中听的话,关羽、张飞这些将军纵然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待他们老去,何人来支撑?”

    诸葛亮闻言笑道:“伯渊似乎将我当成了心胸狭隘之人。”

    “若是如此,岂敢与你结交?”刘毅摇头笑道:“只是我觉得,如今当重视年轻一辈的培养了。”

    “伯渊有何高见?”诸葛亮笑问道。

    “其实墨城时我便建了书院,只可惜,无人教授,我也只是传了些基础数术之理,后来州平兄代我接管,效果如何,倒是不得而知,如今我在新城之中建设了一座新的书院,效果更强,可将一些有功之臣的子弟送入书院就学,再挑一些战死将士的后代进入书院,一来可鼓舞将士用命,二来也可多培养些将才,一些伤残将领或是老迈将领可入其中教授兵法、行军之学,这些事,我此前与你提过,如今书院已经建立,只等新城建好便可送入其中。”刘毅笑问道。

    这件事,是他在思索推广纸质书籍时想到的,既然如今不适合推广,倒不如借着书院的由头先做起来,等日后时局稳定了,完全掌控了话语权,再将这些东西全面推广出去。

    诸葛亮闻言点点头道:“如今我军正是立业之时,军中许多将领确实对-->>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