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六十四章 政委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六十四章 政委(3/7)

一些因素之外,这场反归屯并户斗争的失败,才是抗联最终走向没落的一个最致命的因素。没有后方,没有百姓的支援,就连一口吃的都要用人命去换。本身底子就不厚的抗联,那里还经受得起这么折腾?

    而自己想要打开局,打造一支抗日铁军,驱逐日寇,势必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恐怕这很难被那位先生所接受,更不可能被北满省委接受。

    那位老兄可不是此时坐镇延安的那位运动战大师,开国领袖。本事没有多少,但整人可算是一把手。更何况他身边还有另外一个自己在后世知道的鼎鼎有名的人物。杨震可不想自己死的稀里糊涂,更不想部队被他们败家子一样浪费掉。

    杨震对彭定杰说出的暂不加入抗联的那些原因虽然大部分是自己的真实意思,但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却是没有说出口。对于他来说,更想在那位开国领袖领导下去打击鬼子,而不是这个内讧不断的北满省委。更不是听从莫斯科的那位老兄瞎指挥。

    只是杨震不知道,他最忌讳的那位老兄已经在去年回到国内去任他的长江局书记去了,此时在莫斯科已经没有可以统帅全局的重量级人物坐镇了。此时的抗联才是与党失去了一切的直接联系。

    至于让杨震如此快的改变当初的决定,主要原因还是环境实在是太险恶了。这些天从黄大力收集来的报纸上,在加上回忆后世读过的那些“史书”杨震发现如今的形势远比自己想象的要恶劣的多。

    此时正处于巅峰装的关东军数量已经高达几十万人,而且还在不断的调入、组建新的师团。在加上数量与质量都在不断上升的伪满军,自己与对手本身已经悬殊的实力还在不断的拉大之中。

    尽管知道自今年年初便进入到最艰难时刻的抗联,在日伪军的重兵围剿加上本身决策的一些失误后,实力下降的极快。但有一个友军可以协同作战,甚至可以牵制住部分日军,无论是对于部队,还是对于自己今后的行动,还是大有帮助的。

    回到秘营杨震将郭邴勋找到自己处道:“老郭,老彭临走的时候说的话你感觉怎么样?”

    “我看老彭的想法不错。我听老彭说过,抗联各部队一般都是单独行动的。我们即便加入抗联,也不会对我们的指挥带来什么样的掣肘的。”

    “我看我们可以先以抗联的名号行动,等局面打开之后在另寻他路。有道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吗,有了抗联的配合,我们的行动便要方-->>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