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万历1592 > 五百九十一 徐光启的决定(上)

万历1592 五百九十一 徐光启的决定(上)(2/3)

的行李。

    衣服,书本,些许银两,其实东西无非就是这么些东西,作为一名赶考举子,身上还能有什么呢?

    这就是老家可以给自己置办的为数不多的盘缠了,家道中落的徐家是支撑不了一个又一个三年的,等他回家就要开始为这些年家里为自己的付出进行回报了。

    徐光启收拾好了柜子里的东西,又把床底下的几个盒子拿了出来,等到他看到一个细长的盒子的时候,忽然愣住了。

    这是……

    徐光启默默的打开了这盒子,朝里头看了看。

    那杆燧发铳还好端端的躺在盒子里,当初这杆燧发铳随着萧如薰的那封信一起被自己放在了盒子里,藏在了床底下,因为担心看了信之后会对自己的考试准备产生影响,徐光启就没有看,而是准备考完试之后再看,一来二去,竟然也淡忘了。

    徐光启把灯点的更亮了一些,打开了这封信。

    他本以为一个武将就算读过些书认识些字也写不出什么东西,最多是一些关怀的话,一些自己在朝中关系的描述等等,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萧如薰没有说这些,除了开头的一些寒暄之外,就是陈述自己的志向和理念。

    “我虽为武将,但也知道礼义廉耻,从小便明白读书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治国,也是为了在危难之际得以救国。”

    “读书是为了什么,我是武将世家,无法做文官,读书还有用吗?我曾这样询问授业恩师,恩师思虑良久,对我说,读书是为了天下苍生。”

    “那是我尚且年幼,不明白读书怎就是为了天下苍生,我一武将读书居然是为了天下苍生,岂不可笑?”

    “待到宁夏之役结束之后,我才明白,我读书所学到的那些东西,得到的知识,全都用在了对抗外敌之上,获得胜利,斩将夺旗,平定叛乱,恢复民生,这大概就是授业恩师所想要告诉我的。”

    “我曾听闻江南文教昌盛之地多有读书人考取举人功名之后便止步不前,从读书人化为乡野豪绅,借举人之特权而大肆敛财,兼并土地,骄奢淫逸,颠倒黑白,我便疑惑,读书难道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富裕并且鱼肉乡里吗?”

    “当读书成为心思恶劣之人鱼肉乡里之阶梯,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孔圣人所言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豪言壮语还有什么意义?若不能做到经世致用,一-->>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