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万历1592 > 三百六十九 袁黄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万历1592 三百六十九 袁黄悬着的心终于放下(2/3)

执行力为之后百余年间大明军队的战斗模式提供了范本。

    文官们瞧不起戚继光的武将身份,却不敢瞧不起他天才般的战略思想和战术规划,从戚继光开始,火器开始在明军中进入了第二阶段,中国自行研发的第一代火门枪体系的火器逐步被抛弃,第二代火器大范围引用,被戚继光玩出花样之后,除了辽东系一如既往的鄙视南人,其他各个地方的部队或多或少都接受了第二代的火绳枪。

    戚继光对于明朝的意义绝对不仅仅只是东南平倭而已,东南平倭是战术上的胜利,而戚家军镇守蓟镇则带来了军略方面的飞跃,他的军事思想的成熟也在这一时期完成,戚继光的军事眼光之锐利,执行力之强悍,纵观有明一代,无出其右者。

    萧如薰十分崇拜戚继光,崇拜他的军事眼光,崇拜他的执行力,中国军队军纪之强悍,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绝对能排上前三,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嘉隆万明朝最后一个高峰期跟上了世界步伐,如果没有戚继光,萧如薰的路子还要走上很久很久。

    所以当暹罗人和缅甸人见识到明军的战术战法还有强大的执行力之后,是何等的震惊,也就是可想而知的,明军在此之前没有在他们面前使用过武力,而现在,则是谋略与战力齐飞的局面。

    偷袭贼军大营,毁其军械粮草,动摇其军心,使之军心不稳,战力锐减,首尾不能相顾,初露败象。

    火炮部队以优势火力压制,趁其汇聚一堂,兵马密集,一炮之威便能击杀数十人,数百炮之威,使其象兵尽丧,大象惊惧窜逃,不分敌我,践踏贼军者甚众,足以动摇其前军中军。

    前军动摇,则中军不稳,中军动摇,则全军不稳,三次火炮齐射,将贼军之锐气尽挫,使之颓丧,大军忽而压上,气势凛然,战役昂扬,以我锐利之师对其颓丧之兵,岂有不胜之理?

    贼军前军崩溃,士兵四散溃逃,向后涌动,推攘踩踏不止,直接冲击其中军大阵,贼军中军战线不稳,人心惶惶,更兼我火器部队并弓弩手远程打击,击杀者甚众,步卒刀盾手步步紧逼,枪手举枪突刺,贼兵不能入我大阵一丈之内,大阵所到之处,贼兵具化为血肉矣。

    如此贼兵军心大乱,呼喊嚎泣者甚众,一传十十传百,军阵彻底崩溃,中军大乱,纵使其统帅压阵,聚拢大军,奈何我大阵近在眼前,贼军方才聚集,立时崩溃,我大阵直面其统帅军阵,双方血战连连,其统帅勇则勇矣,亦无力-->>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