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万历1592 > 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进献传国玺(下)

万历1592 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进献传国玺(下)(2/3)

不过的政治寓意吗?

    大秦远胜大明。

    萧如薰手下的御用文人们可以造出无数华美文章对他一顿歌功颂德。

    而且就算是假的,他们也能吹成是真的,然后说『这是先秦祖龙所有之物,如今传到陛下手中,岂非天意?天意要大秦取代前明一统江山啊!』

    这种话还相当的有市场。

    所以不管真的假的,在意还是不在意,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萧如薰都要见一见这枚“传国玉玺”。

    第二天,萧如薰宣布接见布延汗,由叶向高把布延汗引入皇宫之内见他。

    拜见萧如薰的时候,布延汗自己躬身行礼,随从则全部下跪行礼。

    萧如薰接受他们的朝拜之后,亲自离开座位扶起布延汗,亲切与之交谈,表现大秦帝国的善意。

    随后就是赐坐,布延汗坐下,随便扒拉几句,布延汗就说到了正题。

    “大蒙古没有大秦那么富庶繁华,本汗也拿不出太好的东西给大秦天子贺寿,想来想去,就把先人所传下来的一枚传国玉玺赠送给大秦天子,为大秦天子贺寿。”

    布延汗让身边人出列,奉上了传国玉玺。

    大秦臣子们那边顿时骚动起来,一群人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睹传国玉玺的面容,也是因为知道他们的想法,所以萧如薰今天带着三名辅臣和朝中有学问的老学究们,一起观看这枚“传国玉玺”。

    今人对传国玉玺的误解有很多,最普遍的就是认为传国玉玺的体积很大,需要两只手拿,或者最起码也要一只手抓起来的那种,反正体积要很大,符合四四方方的概念。

    但是,传国玉玺还就不是那个样子的,据记载,刘邦登基做皇帝的时候是把传国玉玺佩戴在身上的,类似于佩戴一枚玉佩,因此,传国玉玺的实际大小可以参考今天的火柴盒。

    布延汗的手下将这枚玉玺装在一个小盒子里面献给了萧如薰,萧如薰让李胜上前接下,并且打开盒子,然后进献给萧如薰。

    一枚小小的玉印躺在盒子里。

    萧如薰伸手拿出这枚小小的玉印打量了起来。

    据传,秦始皇命令李斯在传国玉玺上刻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篆字,后来王莽篡汉,玉玺缺损了一角,被用金子补缺,他得到玉玺之后又在上头雕刻“汉传新王莽-->>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