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万历1592 > 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实心弹

万历1592 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实心弹(2/3)

使得弹道更精确,射程更远一点,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膛线的作用。

    同理,这种木质软托也可以使用在实心弹上,让实心弹拥有更远更准的射程,增强威力,在开花弹不能拥有足够的威力之前,增强实心弹的威力一样很好。

    开花弹要增强威力,需要一整套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化学基础,就目前来看,条件尚且不具备。

    虽然萧如薰看着徐光启他们东搞西搞的似乎搞得有声有色,但是进展却并不明显。

    很多时候,萧如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给他们提供研究方向和最终结果,至于过程,还要看这些专业人士自己的。

    军工部火器部门集中了六百多名火器专家,是目前大秦最强的火器研究阵容。

    萧如薰有理由相信他们能做到一些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就算形成不了大批量量产,至少先打个样,搞出标准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萧如薰在观察火炮试射的时候,忽然想起了木质软托这个东西,于是找人来绘画出他记忆中的木质软托,将图纸交给了徐光启,告诉徐光启先做出几个能配合红夷大炮发射的木质软托出来。

    徐光启看到了这张图纸,顿时想起了他的光启式燧发铳所使用的子弹的原理和这个木质软托的原理一样,一拍脑袋骂自己没有联想到一块儿去,立刻照做。

    不过看着图纸简单,真的要做出来却并不简单,如何让这个木质软托能契合炮弹,还能完美契合红夷大炮的炮膛。

    这都需要精确的测量和计算,多亏了萧如薰在缅甸交给他的尺寸式的游标卡尺,测量计算似乎并不是难事。

    花了七八天的时间,徐光启带人弄出了五枚连接了木质软托的实心弹,开始了第一轮试验。

    为了确保安全,负责安全的人将他们安排到比较远的地方,然后安排了几名炮手负责尝试发射。

    结果火炮炸膛了。

    四名炮手无一幸存,全部被炸得血肉模糊,而这显然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事故。

    在缅甸,就有无数次出现这样的事故,因为实验事故而死的缅甸研究人员足有五十六人,后来萧如薰才改为战俘或者死刑罪犯代为进行实验。

    但是让这些家伙进行实验也挺危险,因为怕他们暴起发难,用手中的火器做些什么,所以后来还专门安排了拿着光启式燧发-->>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