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万历1592 > 一千一百零三 孙时泰的觉悟(上)

万历1592 一千一百零三 孙时泰的觉悟(上)(2/3)

然走到苟且偷生的地步,多少次午夜梦回,孙时泰的心里又是如何的痛苦?

    在这样的处境之下,杨应龙对外不断的作死,不断的搞事情,孙时泰感觉情况越来越不对劲,并且最终确定明廷将会对杨应龙动手,告诉杨应龙要做好备战,以备不时之需。

    结果风云突变,沈一贯兵变,萧如薰北伐,明秦鼎革,换了人间,大秦定鼎中原取代大明,新皇帝萧如薰威压天下。

    孙时泰不止一次听过萧如薰的名字。

    那可是号称大明第一名将的猛人,宁夏之役、朝鲜之役、南征洞武之役和北伐草原之役,四场大战全胜,斩杀敌人百万,可谓是站立在尸山血海之上的战神级人物,打下赫赫声威。

    据说其威名足以止草原小儿夜啼,北虏对其的畏惧极深,连长城周边都不敢靠近,生怕被砍了脑袋铸成京观,现在做了第二个赵匡胤,那麾下军队战斗力可不是明廷地方军能比的。

    单说他在北伐路过贵州留下的军队就一定为了震慑土司,告诫他们不要乱来而准备的。

    这个皇帝不简单,比起万历皇帝和他的朝廷,杀伤力威慑力成倍增长。

    这是一个靠军功上位,又是靠军队北伐硬生生推翻明朝统治的马上皇帝,征伐一生,极善用兵,大小数百战从未失败,若是对上了杨应龙,估计杨应龙凶多吉少。

    但是杨应龙居然觉得新皇帝登基肯定要忙上好一阵子,他又有很多时间可以为所欲为了,于是不听孙时泰的建议立刻整军备战,而是继续带着自己的部下们外出愉快的抢劫。

    孙时泰无可奈何,只好继续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接下来数月之间,事情的发展正如孙时泰的预料。

    萧如薰绝对不是忙着稳固地位就对西南弃之不顾的人,他的眼光极其狠辣,权力欲望浓重,驻守的军队还不曾调离,留在江南的十万大军却步步向西推进,一边建立地方统治,一边进入湖广江西一带威压贵州。

    贵州巡抚和四川巡抚纷纷换人,川兵整备,大练新军,宠幸川地著名土司马千乘,利用他的威望暂时解决了四川的混乱局面。

    四川暂时稳定下来,新任巡抚王象乾和马千乘合作,不断的练兵,不断的在各地普查人口土地,不断的搞事情。

    这显然不是奉行不作为政策的前明官僚可以相提并论的,新生大秦的官-->>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