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建设盛唐 > 第七九十节 大臣们心思

建设盛唐 第七九十节 大臣们心思(2/4)

和太平公主要胡人们交出他们的孩子,在他们两公母的教育下,待到老一辈的人离去,那些成长起来的孩子,统统都认定自己是汉人。

    他们早就习惯了汉人的生活,仅一个小例子:汉人生活中讲卫生,身体肮了就要洗澡,而草原上水源并不是那么随时随地有的,加上天气寒冷,牧民不常洗澡。

    知道洗澡的好处后,这些孩子想让他们半年不洗澡,那简直不可忍受!

    比方说,牧民们到处流窜,严酷的冬天,帐篷里烧着一个用干牛屎小火炉,冷得栗栗发抖。

    按汉人的生活,冬天且不论房屋的抗寒能力更强,大家可以烧火炕、烧暖气,双层夹墙!

    暖得可以脱光光在屋内跑,为什么要去帐篷里受冻?

    他们无法回归草原上的生活,再也不能回头。

    遵循汉人“大一统”的观念,孩子们所在的土地,就是汉地,不会轻易将土地分割出去。

    关外汉化极其成功,太平公主功不可没!

    她做的是魏孝文帝的事业,那么她将来会成为魏孝文帝吗?

    ……

    之前,公主继承大位是大家想都不用想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她老母都做了皇帝,她为什么不能做皇帝?

    她的行政能力让人刮目相看,做生不如做熟!

    真要是李旦作了扛把子,他有能力治理天下?有能力让那些骄兵悍将们听话吗?

    太平公主又不同,冲着她老公的面子,又有她来照顾官兵们的家庭,所以对于她说的话,官兵们还是听的,她可以压住场面。

    有吉琐这样想法和疑惑的人不是少数。

    大家认定太平公主比李旦更强,真要她做了皇帝,以她在关外的表现,已经不是为政一地郡县之才,而是治理一国的能力充分显露!

    相比之下,李旦并没有多少建树。

    虽说可能他做了皇帝,会是个好皇帝,但人们从他平时的表现,就推测到他将来发展的余地。

    实在话,不容乐观!

    如果把国家交给太平公主,那解决了许多难题。

    首先她是武则天怀胎十月产出的孩子,血浓于水,天生占据了优势,武则天应该可以接受。

    -->>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