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建设盛唐 > 第七二十节 废里坊

建设盛唐 第七二十节 废里坊(2/3)

,指集中做生意的地方,依旧有围墙,定时关门开门。

    唐朝的里坊制有其历史必然性,之前隋末唐初时期,战争频繁,人口缺乏,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成为摆在唐初统治者的一个首要任务。

    唐朝在农村推广均田制,实现“耕者有其田”(实际上就是DANG的农田承包制的前身),农民只有属于自己的田地才会尽心耕种。

    但农业生产挣的钱始终不打工,农民有从事打工的冲动,因此大量农民离开土地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要知道当时亩产远不及后世!

    没人耕田,整个国家都会陷于饥馑中,为了扼阻这种弃农的趋势,城里实行坊市,严格管理,实行宵禁,严禁盲流,无“城市户口”的统统抓起来,如此以行政手段控制人口流动,使农民无法自由来到城市,保证了农村劳动力的充足。

    但今时不同往日。

    奏折里,李昭德表明国家形势已不同于之前,由于人口的增多、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农田水利的建设、畜力的增多等等原因,使得各地的农业生产产生了大量的粮食供给,从而为废除里坊制打下了一个深厚的基础。

    现时人口增多,物资供应充足,朝廷和民间的钱财也不少,商业发展异常迅猛!

    例如过往老百姓吃食能有个胡饼(干饼)就已经很满足了,但今天他们要吃肉包子,还有自助餐!

    以前老百姓喝水解渴,现在驸马韦晞将杭州西湖边沿的山岭都买了下来去种龙井,产量比起他初始时增加十倍,全部卖光光,年年提价!

    朝廷特许他在两京贩卖牛肉干(嘿,官府严禁民间杀牛,无故杀牛者有罪),滋味不错,价格高企,照样有多少供应就卖掉多少,销路根本不用发愁。

    ……

    商业日益发展,税收不断增长,李昭德少不了对武则天的歌功颂德,认为是在她的治下才有此兴旺发达的场面。

    但商业要进一步的发展,开放的市场成为必要条件,日中开市,日落闭门,严格的市门开合,使得市场失去了自由,加上夜禁和对市场的严格管理,夜市难行,而且人们白天做工,晚上想轻松一下都不行,还怎么做生意。

    说难听点的,有钱也花不出去!

    因此,应该取消坊墙,开放市场,不再把商业限制在专门的商业区里,允许坊中出-->>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