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建设盛唐 > 第七零二节 急袭伊斯法罕(一)

建设盛唐 第七零二节 急袭伊斯法罕(一)(2/4)

是极大的机动力。

    有了地图,周军是三路齐发,韦晞、王孝杰、杨成喜分开出动,穿越荒凉的波斯高原。

    在那个年代里,高原地广人稀,周军远征,并不怕消息走漏。

    一是人口少,人多的话自然泄露军情的机会大增。

    二是周军的先锋二千,俱是大食人归化而来,他们衣着装备打扮依旧如前,跑在大部队的最前方以迷惑用。

    归化大食人,之前周军得到俘虏不少,不过稍稍放出手段,大食人争先恐后地归降,成为带路党,心甘情愿地为周军卖命。

    这招很管用,大食人的村镇看到象自己人的部队经过,警惕性没那么高,那时期筑城的城市还是少的,二千骑兵足够控制一处地方。

    倒也不滥杀,只要不跑,那周军只会抢劫马匹牛羊牲畜和粮食作补给用,甚至连金银珠宝也不放在眼里,毕竟所图兹大,不想节外生枝。

    当然,如果路遇之人想跑的话,那只好追上去将他们灰灰了事。

    是以各地民众对于周军的进军倒没有怨声载道,也没有激起他们誓死去通报消息。

    ……

    凭借地图,三路周军进展顺利。

    找不到吃的,马匹携带的东西还可以支撑。

    要是没有喝的,喝马血这东西,唐人毕竟不是彻底的游牧民族,还是要喝水。

    水源地,在地图上标有!

    哪怕是沙漠中也找得出绿洲,使得补给不缺。

    周军依水源进军,活人饮马,实在快活,他们甚至还有大把的口水在休息时唱唱军歌。

    亦让诸人感慨,对于韦晞隐藏的实力有更深的认识。

    这走啊走的,六万人穿越了沙漠、戈壁、沼泽、森林、山岭等等,计划在伊斯法罕前的纳恩城取齐。

    由带路党打着大食军旗先行,老规矩,见到马匹就抢,见了逃跑的人就杀,居然让他们摸到了伊斯法罕的边缘的纳恩城。

    属于一片水沼地区,周军隐藏于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无人知晓杀星已到。

    首先派出细作,前往伊斯法罕

    ……

    伊斯法罕的城池倒不是很高大,它原为波斯人的城市,后来阿拉伯人到来,攻城时将旧城破-->>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