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建设盛唐 > 第四百八节 办大事(三)

建设盛唐 第四百八节 办大事(三)(2/3)

门前,街道上烂泥、屎尿遍地、垃圾遍布。

    有了地位就是不同,刺史官署以一句话“贵人不爽”,即令所有官吏屁滚尿流地想方设法与刺史方面的代表李七郎商量如何做到令贵人满意!

    于是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不外乎即是

    一、城市内平整土地、水泥铺路,做到道路光鲜,切勿再有烂泥屎尿,以免让贵人出行无处下脚。

    二、建立步行街区,不得牛羊马匹进入;

    三、成立新颖的城管队伍,归入地方官的捕快行列中,专职纠察市容,例如不许乱摆同时兼职找小孩子、寻找失物、问路、扶老人过街、查盗等义务。

    没办法,人手缺乏,城管什么都得做。

    四、成立环境卫生委员会,由各级的副手担任主职,负责环境整治。开展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天知道贵人为什么起这种名字,不过贵人说什么都是对的),城内各处大搞卫生,各店铺实行“门前三包”,自行搞定卫生。

    五、……

    这些措施,对于官府机制影响不大,也不侵犯到官吏们的利益,相反,多个机构就多个位置,是以官府也拥护。

    以贵人的威望行事,不致于引起反弹,成效却能立竿见影。

    环境好了,市容市貌好了,到来的行商进城后都给吓了一跳,这还是以前的登州吗?

    至于经费,登州有钱!而且韦晞到来,自然有经费同行,朝廷怎么会不支持他呢!

    三板斧的第二斧,即整治海港,建立水泥码头、泊位井井有条,规划出生活区、货仓区、客运区和货运区以及船泊区。

    “参见使君!”身材高大的船老板夏老大向韦晞欲行大礼,给他一把扶着道:“老夏,你我之前相识,就不要客气了!”

    “好!”那夏老大之前参过军,与韦晞在往打高句丽的海上相识,有过一段交情。

    虽然韦晞不在北方,但他对于北方之事一直留意,与夏老大有书信来往,嘱其建立船厂、打造舰船,招募船员、积极发展贸易。

    夏老大是位有心人,做得非常好,现在他引韦晞去见的就是夏家船厂:拥有能够同时打造四条万石大船的国际上首屈一指的大船坞。

    引着韦晞参观他的船队、他的码头、他的仓库,夏老大的经营规模在登州乃至于-->>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