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锦绣大明 > 第九百五十八章 季孙之忧(上)

锦绣大明 第九百五十八章 季孙之忧(上)(2/4)

盯着,万不可再有任何闪失了,更不得有丝毫的轻敌之心。”

    而他的心里,则更觉不安。鞑子摆出如此架势,一定另有后招,却不知如今城里的那些不安定因素靠着杨震和锦衣卫的人能找出来多少,又能拿下多少?

    对杨震和锦衣卫的实力,郭荣显然还有一些担心,但对锦衣卫自身来说,对此却是充满了信心。

    他们以往在京城,在其他地方所面对的那都是极其奸诈狡猾,诸如白莲教那样的家伙。现在要面对的蒙人奸细,比起他们可就要简单得多了,至少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些细作应该是在近一两年里才被安插进大同的,只要通过衙门的户籍卷宗,就能找出大部分有问题的人来。

    虽然大明的户籍管理工作比起后世来有着太多的不足,但却也已相当完善了。基本每个城镇里的百姓出入都有所记载,而这自然也得多谢太祖皇帝朱元璋建国时事无巨细地安排了。民户、军户和匠户等的分类,不但使他们的子孙再难有更大的变化空间,也把多半的百姓完全束缚在了故乡的土地之上。即便两百年后的现在已有不少流动、迁徙人口,但却也都在官府有着登记,所以对杨震他们来说,需要查的人其实不是庞大的城中所有百姓,而是那些近两年才来的人,尤其是那些从北边过来的汉人或是外族之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哪。

    虽然因此可能会冤枉一些人,但为了大同安全,和城中几十万军民,甚至是背后中原大地的稳定,就只能错杀一千,不纵一人了。

    此刻,在钦差行辕里,识字的锦衣卫诸人都被安排在一处大堂之内,而在他们面前,则是一卷卷的户籍卷宗,那都是从知县知府衙门,又或是巡抚衙门里找出来的,有不少上面还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

    官府确实对每个落户之民都有登记在册,但在登记之后便将之束之高阁了,除非有什么特殊原因,一般都不会再翻看。而现在,显然就是那特殊时候了。

    除了这些户籍卷宗之外,杨震还让人把城中的房契也给找了出来,然后两相比对,找出有可疑的人来。这种做法虽然很是繁琐,但相比起满城毫无目的地搜索,却要简单得多,也更不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在经过两日的翻查之后,杨震他们已找出了二十多户有问题的人来。这些人要么是今年才进的大同,要么是从北方来的商人,要么就是自身身份与所租赁购买的宅子不相匹配。

    既然有疑点-->>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