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锦绣大明 > 第九百二十六章 积重难返

锦绣大明 第九百二十六章 积重难返(3/4)


    结果那些东西,草草地扫了一遍后,申时行的脸色顿时就一阵阴沉,连那双向来沉稳的手,也不觉抖了一下。

    虽然之前也觉着将有大事发生,可却也没料到事情竟严重到了如此地步。宣府,那可是大明的门户所在哪,一旦那儿出了什么状况,整个中原可就都暴露在蒙人铁骑的弯刀之下了。

    半晌之后,他才把手中奏疏轻轻放回到案上:“恐怕战事所以如此,这其中还不尽不实哪。”

    确实,战争,尤其是攻防大战,特别是像宣府这样的防守要地的攻防战,是断然不可能在短短时日里就被敌人打得完全抬不起头,到了城防都要被破的境地的。

    那一定是个相当长的过程,是守军在不断吃亏的情况下,实力不断被削弱,这才有了如此惊人的结果。而现在这些战报里只提到这么个结果,却隐去了之前的种种,显然是在无法挽回局面的情况下所做出的自保之策哪。

    虽然申时行不懂兵事,张学颜也没有真带过兵,但大明军中的这些弊病他二人还是很清楚的。报喜不报忧,非得到事情掩盖不下去了才会如实上报,都是边关守将们的老把戏了。但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一些无可挽回的结果,只是这一回的宣府之围看着更加严重而已。

    在沉吟了许久之后,申时行才开口表述自己的意思道:“第一,宣府的局势是否真如他们所写般严重,我们必须尽快查个清楚。”

    张学颜点头表示赞同,他知道,这也是边关将领用来自保或是邀功劳的手段。只有把战况说得很不堪,似乎已是危若累卵了,他们再出什么差错才能减轻处罚。另外,若他们随后击退了敌人,那之前的情势越是危急,他们战后的功劳也就更大了。争功诿过,一向就是这些人所擅长的。

    顿了一下后,申时行又继续道:“其二,就是要控制言路了。明白此中道理的,朝中不乏其人,一旦事情传出,那些言官御史一定不会放过这大好机会。但现在,一切当以宣府的安定为主,断不能再出现任何动荡了,即便要追究,也得等战后,守住了宣府再说不迟。所以必须尽可能把这些可能对宣府有影响的人给堵上嘴!”

    张学颜暗叹一声,这也正是那里的将领敢于上这些不尽不实奏疏的原因所在了。他们太清楚朝廷怕的是什么,要的又是什么了,此事只要没有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局面,他们就大有回旋的余地。

    至于申时行所说的事后再-->>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