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锦绣大明 > 第八百六十七章 国本之争的序曲

锦绣大明 第八百六十七章 国本之争的序曲(2/4)

是更希望把皇位传给郑贵妃的儿子么?这一点不光是我和兄长已确知,就是这朝中官员也隐隐感觉到了,这才会急着跟你上疏建言太子……”

    跟上面所说的一样,大明官员总是有一种主人翁精神,觉着天下兴亡都在自己的建言之中,尤其是国本这样的事情,自己更不能掉以轻心。皇帝居然动起了因为宠爱某位妃子而欲立其子为太子?那万万不成,咱们得把这种苗头迅速掐掉,趁着现在皇帝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就让他赶紧立了太子,这样后面的人就没有争夺位置的可能了。

    正是怀着这样的想法,臣子们才会不断跟皇帝提及此事,这就叫防患于未然了。但怎么看,又怎么像是臣子在和皇帝过不去,是在用自身庞大的话语权来控制当今的天子。

    不过这一切都不可能放到明面上来说,杨震也不敢把君臣的想法都点破了,只能道:“或许是那些大人们思虑不周吧……”

    “哼,思虑不周,朕看他们完全就是想跟当初的张师傅一般,要朕完全听从他们的摆布!”万历很有些不满地咕哝了一句。

    闻得此言,杨震心里猛地一动。要说起来,因为张居正长达六七年的压迫,对万历的性格势必会有不小的影响。或许正因如此,历史上的万历才会总是喜欢和臣子对着干,最后甚至走到三十年不见外臣的极端地步!

    这就跟后世某些有童年阴影的人一般,平时看不出什么问题,可一旦拨动了那根弦,他们便会做出骇人听闻的事情来,比如连环谋杀什么的。而从心理分析,万历似乎也是有着相似的缘故,才走到那一步的。

    对于这样的人,自然该以疏导为主,不然只会让他更往牛角尖死胡同里钻,最终一发而不可收拾。而万历手下的官员显然是没有觉察到这一点,依然遵照着以前对付隆庆,或是其他皇帝的办法来与之争,结果便是两败俱伤,却连累了这个江山社稷和无数的百姓。

    明白个中情由,杨震就有了想法,当即说道:“陛下,其实太子之事确实关乎国本,官员们议论上疏也所在难免。若你当真觉着还不是时候,大可把话和他们说开嘛。”

    “说开?你要朕怎么和他们说?”皇帝不禁有些无奈地道:“朕早和他们说了,莫要再提太子之事。可他们呢,这几日里公开倒是不提了,可私下里,却已上了多本奏疏……”

    “那是他们并不知道陛下你为何觉着现在还不是立太子的时候,您大可以把个中缘由-->>

猜您还喜欢看